2010/04/18 


女兒參加了學校的幼童軍,原本以為「只要在週六送女兒到學校,就可以輕鬆的去喝咖啡」的我,在第一次團集會時,才發現所有媽媽「順理成章」的都要成為幼童軍的服務員‧當下有「誤上賊船」的感覺,對於每天長時間工作的爸媽來說,這是多大的「犧牲」啊!但是隨著每週活動的進行,我看到了女兒的成長,而童軍活動不但是我的參與,連小一的弟弟也一起受惠‧



上個月童軍團舉辦了兩天一夜的農場之旅,我帶著小一的兒子隨團參加‧兒子也自然的被編入一個小隊當中‧由於學校規定小三才能參加童軍,所有的小蛙和小狼都是小三到小六的孩子,兒子成為隊上最小的隊員‧我的兒子一向愛交朋友,記得升小一的第一天,他回家告訴我:「媽媽,我今天交了八個朋友‧我們班四個,隔壁班兩個,一年六班兩個‧」第一週結束放學後,他告訴我:「媽媽今天我有打籃球!」我問他:「小一就打籃球啊?」他說:「下課時我在籃球場和三年級的大哥哥一起打呀!」個性外向的他,好交朋友,出門很快就和人「稱兄道弟」‧這次和這麼多完全不認識的人一起出遊外宿,一向獨立的他仍然一點也不猶豫的拋下老媽,個子小小的他在大哥哥群中穿梭著‧



乖巧的姊姊一向不需要我擔心,她的小隊長負責又熱心,更是個值得學習的表率‧因此此行中我的注意力反而都一直隨著弟弟轉,深怕他因「搞不清楚狀況」而被大哥哥們排擠或修理‧一路上只見他不斷的努力和同隊的人講話,有的哥哥不理他,他默默不吭聲就轉個方向找別的哥哥說話‧有的時候,他插不上嘴,就靜靜的在旁邊聽,然後突然找個機會回應「嗯,對呀!」,好像他早已了解談話的內容‧我在旁邊觀察他,覺得有趣極了!平常沒有機會看他在學校的表現,回家的連絡本上總是「坐不住、愛說話、國字要練習、考試不要粗心」等令人抓狂的評語‧這次的出遊,卻讓我發現了他的「異於常人」之長處‧學科能力不好有甚麼關係?這個小子未來可以從事公關工作,因為他的社交能力是讓媽媽在一旁看到自嘆弗如啊!



沒想到,甚感欣慰的媽媽才一轉眼,突然看到一直不理兒子的大哥哥將喝完的保特瓶往上拋接,我的傻兒子也跟著將裝著水的水壺往上拋‧別的媽媽看到了急忙阻止他們‧這個大哥哥為了證明空保特瓶不危險,開始拿起保特瓶往別人身上敲,等到同行的阿嬤大喊:「XXX!你幹嘛打我孫子!你打他我就給你打回去喔!」他才收斂一些‧只不過才一轉眼,我眼角的餘光瞄到大哥哥又開始往兒子的身上敲、頭上拍‧我的兒子被欺負了!!當媽媽的我壓下衝過去的衝動,想看看兒子會如何應付這個局面‧沒想到有些錯愕的他僅僅轉個身,又去找別人講話‧一路上,兒子不曾跑來找我告狀,問他還好嗎?他也只是給我一個OK的手勢‧晚上原本和我同房的他,也自己和團長爭取,和大哥哥們一起睡,連洗澡也是來找我拿了衣服,就自己跑回房間洗戰鬥澡了‧晚上所有的服務員家長們開會,孩子們的枕頭大戰就開打了‧當我不放心跑去探望時,只見他單獨一人坐在二樓的床墊上摸著下唇,原來是被書K到腫起來了‧心疼的媽媽想把他帶走,他卻說「媽媽,我可以‧我要睡這裡‧」



第二天的大地遊戲兒子都全程參與,他沒有因為看不懂國字或是塊頭比較小而放棄,我在他認真的臉上看到他的不服輸,也看到他的韌性‧旅遊結束後,我找了機會和他閒聊,問他大哥哥不理他會不會難過?只見他慢慢的說「會呀,有一點難過,可是我想沒關係,因為我可以找別人試試‧」問他被大哥哥排擠或欺負會不會難過,他也大方的說「沒關係啦!」



我從小就是容易受挫折的人,因為常轉換環境,對於週遭的新環境與人感受敏感,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期,爸媽姊姊都是我的避風港‧這次看到小一的兒子自己面對挫折、挑戰,卻能夠自己面對,除了心裡的震驚與讚嘆,也暗自提醒自己,不要時時想要為孩子解決問題‧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去面對,就會發現,原來,他是做得到的‧原來,我的兒子是個”survivo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