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12-02
- 康健雜誌159期
- 作者:李權芳
講到酒,除了李白「對影成三人」的浪漫外,總是血腥負面印象居多。然而,很少人能避開飲酒場合。既然避不開,該怎麼起頭、怎麼收尾,才能減少酒精對身體的負擔?
首先必須了解酒精對於身體的作用。酒精影響的器官包括腦、肝、腎、心臟、血管、胃、神經,以及數種內分泌及調節系統。
酒精下肚後首先會對腦部產生放鬆及愉悅的作用,接下去是酒酣耳熱後開始大聲嚷嚷,然後視力逐漸模糊、反應變慢、認知功能變差、注意力不集中、步態不穩、口齒不清、失去自我節制能力(這也是會繼續喝下去的原因)。若繼續喝下去,則可能出現呆滯、精神渙散、嚴重症狀如呼吸變慢、昏迷、甚至死亡。
對於上述症狀,大部份的人在24小時內就可以恢復,少部份症狀可持續3天,這跟酒精總攝取量及個人體質有關,例如亞洲人在處理酒精的能力上並沒有西方人那麼好;常喝酒的人在酒精代謝的能力上也會比不常喝的人好。
也有研究指出顏色較深的酒(如威士忌)比較容易宿醉症狀,顏色澄清的酒(如伏特加)則比較不會。此差異可能是一種稱為congeners的成分在作用。一個大約進行了100人的研究指出,在酒精含量一樣的情況下,喝威士忌的人會比喝伏特加的人,容易出現嚴重宿醉症狀。
大部份人一小時可以代謝大約 400cc啤酒所含的酒精量,若酒精攝取的速度太快就容易造成宿醉。
至於宿醉原因,專家說可能是酒精代謝物(如乙醛、乙酸、身體脫水)所造成,包括腎臟會排水,導致身體脫水;皮膚表面血管擴張,臉部變紅;肝臟也動員起來代謝酒精,但慢慢無法兼顧調節血糖;長期容易造成肝硬化、胃出血。當然,熱量持續堆積也容易讓身體增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