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cheers雜誌80期
作者;慮智芳
拼命張開大網才抓得到機會嗎?要不要試試把自己丟在陌生的環境,或許想像不到的機緣就掉在你身上!紐約來的閔傑輝,當初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情,踏上台灣……
1980年8月25日,閔傑輝提著行李走出桃園機場,當時中文還不流利的他,只能把朋友地址寫在紙條上遞給計程車司機。初來乍到的滋味本來應該很複雜,他卻只有一個感覺:「怎麼這麼熱!」
當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一邊流汗,一邊望著巴掌大的蜘蛛在天花板上爬來爬去:「我到底來這邊幹嘛?!」這是閔傑輝到台灣的第一夜。
比台灣人中文還好的老外
如果要票選台灣人最熟悉的老外,閔傑輝一定是其中之一。除了聽他在ICRT(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民視播報英語新聞外,很多人更喜歡看他寫文章──不管是深入淺出、兼具文化意涵的英語學習書,還是比中國老饕更講究的中國菜美食評論,看完多半只有一種反應:「這個老外怎麼連中文都比我好?」
27年前單槍匹馬來到台灣,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有一切所謂「勝出」的必要條件,閔傑輝卻成功把自己變成一個台灣社會中活躍的名字。
活躍到想跟他約個時間,都不大容易,因為閔傑輝實在太忙了!最後不得不佔用他一週裡最珍貴的時光──每週四上午,只要天氣好,閔傑輝到台大EMBA上課前,都會先驅車上陽明山,在一個他最喜歡的「秘密基地」看書、沉思。
這一天,選在這裡,閔傑輝聊起自己的故事。
「當初為什麼選擇到台灣來?是看到了什麼樣的機會?」
「有些人做事會問自己“Why”,我是問“Why not?”」沉吟了一下,閔傑輝半開玩笑回答。一定要追溯出線索,也許是身上還帶著猶太人四海為家的流浪因子。「我不喜歡追求主流,」閔傑輝說,連看電影、聽音樂都是這樣。
面對人生,有些人步步為營,深怕良機稍縱即逝,再回頭已百年身。有些人卻是大剌剌地迎向未知,老天怎麼發球就怎麼接,打一場意想不到的賽局。牡羊座的閔傑輝顯然就是後者。
讀林語堂,促成轉捩點
高中時,閔傑輝開始接觸東方文化,下課跟著物理老師打太極拳。然而真正對他思想啟蒙的關鍵人物,事實上是學貫中西、妙語如珠的幽默大師林語堂。從小喜歡看書的閔傑輝讀完他寫的《生活的藝術》後,深深撩起對東方思想與生活的嚮往。
高三畢業前,閔傑輝決定放棄本來要讀的法律系,改去念冷僻的「漢學系」。
對一個18歲左右的男生來說,當時這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1970年代,美國尚未與中國建交,文化大革命仍在餘波蕩漾,沒人能預見20年後中國崛起,中文成為世界顯學。「漢學系?!」父母聽到他要捨棄熱門志願,第一個反應都是大惑不解,然後追問:「那你以後要做什麼?」
偏偏這個問題他也答不上來。「很多人念古英文,也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啊!」、「美國的律師很多,又不少我一個」、「再不行,還可以去賣炸醬麵」……閔傑輝一邊笑,一邊回想自己當時的說法。
總而言之,既然不是做壞事,美國文化又強調尊重子女獨立自主,父母最後也只能鬆手,讓閔傑輝誠實聽著心裡的聲音,踏上人生第一個轉捩點。
說沒有不安是騙人的,不過,閔傑輝很喜歡阿拉伯人的一句話:「黑的時候,才看得見星星」。生命永遠都有你想像不到的機會跟出路。
大學畢業,他完全沒有後悔,一心想到中國、台灣見識見識。只是到台灣的第一夜,還沒驚艷於黑夜中的繁星,倒對白牆上的蜘蛛留下了永恆的記憶。
敲開異地的機會大門
看起來是既冒險又大膽的個性,閔傑輝其實有非常「投入、謀定而後動」的一面。
台灣正式開放大陸探親前,閔傑輝已經到大陸自助旅行過好幾遍,而且走的都是西藏、新疆、青海……這些既內陸又艱苦的路線。
每次出發,他都做足功課,台灣找不到的資料就到香港找。不管是食宿還是飛機、火車時刻表,都仔細收集,做下紀錄。有一次去的時間長達3個半月,閔傑輝完全按著自己的筆記內容走,精準地連一天行程都沒有誤差。
這樣的精神,為他在異地敲開機會的大門。
一到台灣,閔傑輝本來在華僑學校教中國歷史地理。1985年,他偶然發現新聞局的刊物《自由中國評論》英文月刊(Free China Review),常有些介紹中國文化的文章。
當時對中國茶道很感興趣的閔傑輝,剛到江蘇宜興等著名茶鄉跑了一趟,於是他毛遂自薦,向《自由中國評論》投稿,寫了第一篇關於中國茶跟茶壺的文章。
流暢深入加上第一手觀察,他的文筆立即引起注意。從此閔傑輝成為新聞局邀稿的常客,更埋下日後跨進新聞界的種子。
1990年,ICRT企畫了一個新聞節目《環保之眼》,縱使閔傑輝從來沒有廣播經驗,更沒當過記者,但因為這個節目需要很棒的劇本,ICRT十分欣賞閔傑輝對文字與文化的詮釋力,仍決定邀請他來製作。
「做環保節目,不跑環保線,要怎麼做好?」閔傑輝自告奮勇加入記者行列。當時他白天出去跑新聞,傍晚5、6點回到家洗個澡,吃過飯又回ICRT電台剪接、寫稿,直到深夜1、2點。
初試啼聲,這個節目1991年即入圍金鐘獎,獲得肯定。閔傑輝也從此愛上新聞工作。轉眼20年飛逝,如今閔傑輝已稱得上是台灣最資深的英語新聞工作者之一。
機會vs.困難
最初只想「來看看」,誰知道不但娶妻生子,成了「台灣女婿」,更在這裡展開始料未及的事業生涯。
3年前,他升任ICRT新聞部經理,帶領目前10餘人的新聞團隊。「人算不如天算,」閔傑輝用了一句中國人老生常談的成語形容。
到台灣幾年後,他曾回美國,遇見一位漢學老師想從助理教授升為教授,全美卻找不到2個教授缺。「現在應該是奇貨可居了!」閔傑輝大笑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