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最深的,奧修對於妒嫉之說就是如果你的愛(不是說你跟你的伴侶)裡面已經有吃醋的味道的時候,它就酸掉了,它已經不是愛了,所以你就是要知道這個東西已經不對了。

但是奧修講的東西很多人會把它誤讀成比較刻板層面的,例如書裡會說當你感覺到妒嫉的時候,那已經不是愛,那你就放下它或放手吧!去尋找真正的愛。很多人就直接把它對應到說我的愛讓我會吃醋、會妒嫉,所以我就是要丟掉它然後趕快去找別人。

我是建議大家不能這樣子讀奧修,他那個意思是說你現在握在手裡面或是你苦苦追求癡纏的這份愛裡頭,如果已經充滿了吃醋跟妒嫉的苦處,那這個愛本身已經不對了,但是你要放掉這個舊的東西,重新再去認識、重新從你的感覺再去建立、重新再找一份愛,但是也許對象還是他也不一定,可是你們的關係改造了或者你自己改造了。

如果讀靈性的東西沒有辦法在這個層次讀的話,我覺得應該會蠻糟糕的,那這樣不如不要讀,因為會得到很多錯誤的做法的建議。

我想在做心理分析或是做心理治療也是一樣,有時候治療師有個責任是要讓個案看到這是一個在意志面的層次,而不是在實際面的層次。

我相信兩個人是不斷的在轉變的,剛才妉俐講了一句話說:『愛沒有不變的,因為人每天都在變。』所以兩個人每天要建立什麼樣的關係,其實每天都有要從頭開始的部份。所以在老夫老妻的關係裡面,我覺得這個東西就看你相不相信心靈的東西。


 


 


鄧惠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