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立法院一讀通過環境教育法,其中規定包括所有政府部門及各級學校,每個人每年要接受四小時的環境教育課程,未達時數的機構會被處罰。



這種強制性的讓每個人了解人與環境的關係,當然是為了因應現在全球環境變遷對人類文明的威脅。但若不考慮這個議題,單從孩子的學習領域切入,包括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都可從引導孩子接近大自然著手。



《寂靜的春天》作者、世界環保運動啟蒙者瑞秋‧卡森女士曾說:「假如我能向好心仙女祈求一個願望,我希望她讓全世界孩子都能有感受神奇事物的能力,而且終生保有這種探索的好奇心。」



可惜許多父母太著急,包括帶孩子進入大自然時,都急著讓孩子「學點什麼」,不斷灌輸各種動植物或昆蟲的名稱,當做生物課一般。這種「功利」心態,反而會讓孩子失去興趣與主動探索的熱情。



父母的角色最好只是陪伴、只是傾聽,最積極的作為頂多是鼓勵與引導。



父母或老師陪伴孩子做自然觀察,最好在住家附近或校園裡,選擇一塊目標區,以輕鬆的態度,定期觀察記錄目標區因四季自然變化、人為干擾……所產生的改變;而且除了事實描述,最好也記錄觀察者與其相對應的心情。因此,它不會是一份科學紀錄,也不全然是個人日記,在這兩者之間,它有著很多可能的面貌。



當然也可堅守純然客觀的態度,保持絕對的理性;但我們也鼓勵孩子將自己化身為觀察目標,融入自然。不過必須提醒孩子,抓一隻小蟲、摘一朵小花,看似無關緊要,也要不時自問:「有必要嗎?」記住!我們面對的是有「生命」的個體,我們介入愈多,產生的干擾也愈多。



找到觀察點之後,比如是一座小公園,可以從畫公園平面圖開始,圖裡畫著:這一區有幾棵樹?那一區有幾叢花?哪裡是路徑?哪裡有椅子……。再帶著圖鑑來對照,認識園裡的一草一木,在辨識過程中,也順便記錄此地出現的動物。



等資料蒐集得差不多,就進入第二步驟──聚焦的角度。若是觀察植物:注意它何時開花?何時結果?果實落地後的發展?哪些動物常來拜訪?若是觀察動物:牠是誰?數量多少?什麼時間在哪裡出現?做些什麼?不要忘了,人也是動物的一種,觀察動物的行為,是件有趣的事。



累積一段時間後,進入第三步驟──連結的角度。觀察目標本身和其他生物間的關係,注意牠們如何互動?譬如白頭翁出現的時間?有沒有其他鳥類同時出現或飛走?牠跟蝴蝶出現的數目有沒有關係?



觀察的方式,因人因地而異;觀察的時間、頻率和以上三個步驟各為多久?都要自己去摸索,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活潑的心情,而不是一項不得不做的功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