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成長在上個世紀80年代,那時候的美國被稱之為“貪婪的二十年” (“Decade of Greed”):經濟處於騰飛期,消費者慾望膨脹,人人都在追求“成年人的玩具”:轎車、遊艇、LV手袋等等…轎車車牌(美國人通常喜歡在汽車的尾箱或者 保險杠上面貼幾張花花綠綠的小紙片,或表明立場或耍耍小幽默 )和T恤衫上面經常能看到類似的格言:“擁着最多玩具而死的人,就是贏家”,生動的體現了那個年代的風潮。
那時的我,是一個敏鋭的觀察者、一個深受社會思潮影響的年輕學生,缺乏對於自我價值的深刻認識,所以我開始狂熱地追求一切“權力”和“成功”的外在形式。我對自己的定義和標準,建立在與別人——那些非常成功的人——相比較的基礎上。
比爾蓋茲和我
比方說,比爾蓋茲。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比爾蓋茲已經從哈佛退學、建立了微軟,成為了億萬富豪。他曾經跟我有過一點點私人聯繫——他的妻子Melinda是我在杜克大學的學姐。跟他一比,我簡直不知道我的人生該從何開始——我到哪去掙我的第一個一百萬阿?
接着是我UCLA商學院的一位同學,她一畢業就去了矽谷,把她的車庫租給了幾個年輕人。就在那個車庫裡,那年夏天,這幾個年輕人開創了一個叫做Google的搜索引擎公司。她做為草創時期的元老之一,很快成為這家公司最早的管理者之一。
每當我讀到一些名人的新聞時,我都會問自己:“為什麼他/她走在了我前面?他/她現在的職位是什麼?”,然後就是:“我現在走的路是正確的嗎?我是 不是不該這麼走?”每當我在報紙上看到那些名人消息以及他們的年齡時,我都會很鬱悶,尤其是如果他們跟我年齡相仿或者甚至比我還小時,我更會覺得備受打 擊:“我一定是走錯路了!”
我們為什麼會輸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不斷的比較、抱怨、牢騷——這一切,究竟有沒有在我的生活中起到過正面的作用?競爭和比較有沒有刺激我們更努力表現更優異呢?
在《不比較:反對競爭的案例,為什麼我們會輸在通往成功的路上》(No Contest. The Case Against Competition. Why We Lose in the Race to Win)一書中,心理學家Alfie Kohn研究了許多案例並得出結論:“無數證據清晰而持續的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傑出的表現並非來自競爭,甚至可以說,來自不競爭”。事實上,他 提到,競爭系統是通過貶抑個人價值和激發勝利者不斷挑戰新的成功而實現的,他說到:“我們通過競爭企圖戰勝對自我能力的懷疑,然而最終,我們收穫的是低廉 的自尊”。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通過競爭和比較的“透鏡”來看待人生,我們最終只會覺得自己很渺小。這一觀點在政治學家Xandra Kayden《卸任後的生存》(Surviving Power)一書中得到了極端的體現。這本書講述了很多政治家卸任後的生活:有的“生存”下來,有的卻得了抑鬱症。
權力的陷阱常常讓人感覺良好、不能自拔。當我被任命為副市長時,我總把自己當成VIP(非常重要的人),我總想著:“當我走進演講大廳時,我說的話值得全城五萬多市民的關注,他們都站着聽我發言;電視台記者都得圍着我轉,因為我說的每一句話都很重要”。
但是當我任期屆滿、新市長上任時,突然所有的閃光燈都掉轉方向,不再朝着我這邊。我有些無所適從了。我強迫自己面對鏡子,審問自己:“如果我不再是洛杉磯副市長,我又是誰呢?”
我那時才35歲,人生還長着呢。是時候認清自己的方向,建立一個不同於公眾眼中、我所獨具的形象了。也正是那時,當我卸任後,我才開始集聚來自內心的真正的力量。
你就是你
別人不應成為我們的標準。你的人生不同於我的人生,我們每個人的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那些“擁着最多玩具而死的人”,事實上,跟每個人一樣,兩手空空的離世。這也許很讓人費解。畢竟,我們從上學開始,就被灌輸着用分數的高低來衡量每一個人。做為學生,我們的“工作”就是比別人更好,成為所謂的“佼佼者”。
一旦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分數表消失了。真實世界裡,總有人比我們更成功,也總有人比不上我們。而這一切,跟我們的生活其實沒有必然聯繫。別人不應成為我們的標準。你的人生不同於我的人生,我們每個人的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追求成功、權力和影響力,以求改變我們的社會和生活的世界,這本身沒有任何錯誤。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把周圍的人都當作阻力和競爭對手,這樣的心態就錯了,因為這會使得自我孤立,同時也斬斷了與他人的聯繫。
當我們與別人比較時, 我們只是在貶低自己、作繭自縛。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內心和自我——每一個人的內心和自我都是與眾不同、無與倫比的——然後我們可以在共同人性的基礎上達成和解。事實上,我們擁有的共同點超出我們的不同之處。
那時的我,是一個敏鋭的觀察者、一個深受社會思潮影響的年輕學生,缺乏對於自我價值的深刻認識,所以我開始狂熱地追求一切“權力”和“成功”的外在形式。我對自己的定義和標準,建立在與別人——那些非常成功的人——相比較的基礎上。
比爾蓋茲和我
比方說,比爾蓋茲。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比爾蓋茲已經從哈佛退學、建立了微軟,成為了億萬富豪。他曾經跟我有過一點點私人聯繫——他的妻子Melinda是我在杜克大學的學姐。跟他一比,我簡直不知道我的人生該從何開始——我到哪去掙我的第一個一百萬阿?
接着是我UCLA商學院的一位同學,她一畢業就去了矽谷,把她的車庫租給了幾個年輕人。就在那個車庫裡,那年夏天,這幾個年輕人開創了一個叫做Google的搜索引擎公司。她做為草創時期的元老之一,很快成為這家公司最早的管理者之一。
每當我讀到一些名人的新聞時,我都會問自己:“為什麼他/她走在了我前面?他/她現在的職位是什麼?”,然後就是:“我現在走的路是正確的嗎?我是 不是不該這麼走?”每當我在報紙上看到那些名人消息以及他們的年齡時,我都會很鬱悶,尤其是如果他們跟我年齡相仿或者甚至比我還小時,我更會覺得備受打 擊:“我一定是走錯路了!”
我們為什麼會輸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不斷的比較、抱怨、牢騷——這一切,究竟有沒有在我的生活中起到過正面的作用?競爭和比較有沒有刺激我們更努力表現更優異呢?
在《不比較:反對競爭的案例,為什麼我們會輸在通往成功的路上》(No Contest. The Case Against Competition. Why We Lose in the Race to Win)一書中,心理學家Alfie Kohn研究了許多案例並得出結論:“無數證據清晰而持續的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傑出的表現並非來自競爭,甚至可以說,來自不競爭”。事實上,他 提到,競爭系統是通過貶抑個人價值和激發勝利者不斷挑戰新的成功而實現的,他說到:“我們通過競爭企圖戰勝對自我能力的懷疑,然而最終,我們收穫的是低廉 的自尊”。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通過競爭和比較的“透鏡”來看待人生,我們最終只會覺得自己很渺小。這一觀點在政治學家Xandra Kayden《卸任後的生存》(Surviving Power)一書中得到了極端的體現。這本書講述了很多政治家卸任後的生活:有的“生存”下來,有的卻得了抑鬱症。
權力的陷阱常常讓人感覺良好、不能自拔。當我被任命為副市長時,我總把自己當成VIP(非常重要的人),我總想著:“當我走進演講大廳時,我說的話值得全城五萬多市民的關注,他們都站着聽我發言;電視台記者都得圍着我轉,因為我說的每一句話都很重要”。
但是當我任期屆滿、新市長上任時,突然所有的閃光燈都掉轉方向,不再朝着我這邊。我有些無所適從了。我強迫自己面對鏡子,審問自己:“如果我不再是洛杉磯副市長,我又是誰呢?”
我那時才35歲,人生還長着呢。是時候認清自己的方向,建立一個不同於公眾眼中、我所獨具的形象了。也正是那時,當我卸任後,我才開始集聚來自內心的真正的力量。
你就是你
別人不應成為我們的標準。你的人生不同於我的人生,我們每個人的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那些“擁着最多玩具而死的人”,事實上,跟每個人一樣,兩手空空的離世。這也許很讓人費解。畢竟,我們從上學開始,就被灌輸着用分數的高低來衡量每一個人。做為學生,我們的“工作”就是比別人更好,成為所謂的“佼佼者”。
一旦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分數表消失了。真實世界裡,總有人比我們更成功,也總有人比不上我們。而這一切,跟我們的生活其實沒有必然聯繫。別人不應成為我們的標準。你的人生不同於我的人生,我們每個人的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
追求成功、權力和影響力,以求改變我們的社會和生活的世界,這本身沒有任何錯誤。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把周圍的人都當作阻力和競爭對手,這樣的心態就錯了,因為這會使得自我孤立,同時也斬斷了與他人的聯繫。
當我們與別人比較時, 我們只是在貶低自己、作繭自縛。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內心和自我——每一個人的內心和自我都是與眾不同、無與倫比的——然後我們可以在共同人性的基礎上達成和解。事實上,我們擁有的共同點超出我們的不同之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