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媽媽也是人,不必當超人!完美媽媽在子女眼中一定是最好的媽媽嗎?其實,不完美的B+媽媽,懂得先讓自己快樂,才是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礎。你有A+媽媽的傾向嗎?有什麼解除A+媽媽罪惡感的祕方呢?



年輕時嗤之以鼻的育兒雜誌佔據客廳,書櫃案頭小說全換成食譜和親子教養書。衣櫃只留下方便哺乳的衣服,其他空間塞滿四處要來的孩子衣物……在意孩子看起來的樣子勝過自己。現在照鏡子,常常只為了確認趴在肩頭的孩子闔眼沒有……」三十七歲的黃宗嫻是高中老師,第二胎生了雙胞胎,留職停薪在家帶小孩。她說出當母親以後,整個世界只繞著孩子轉的心情。


「以前我想當A+媽媽:工作上要有表現,孩子也要照顧好。人生順序第一是孩子、第二是工作、第三是老公,沒有我自己。因為太忙碌了,我發現自己總是對老大說:『快快快!』有一天身體不舒服,交代兒子:『若是媽媽發生什麼狀況,你就打電話給誰誰誰……』兒子聽了,拚命點頭很害怕,覺得我生病都是他的錯,哭著對我說:『媽媽,我以後一定會很乖、一定會好好吃飯、一定不會忘記帶功課……』我愣住了,兒子一連講了十幾個都是對自己負面的評價。這和我的教育理念完全背道而馳。我這個『A+』媽媽給孩子的壓力真的太大了!」兒子已經上大學的曉飛(化名)回憶起剛當新手媽媽時的龐大壓力,至今仍對大兒子充滿歉疚。


擺脫當完美媽媽的迷思


台灣二十五到四十四歲的婦女,四分之三以上都在工作。也就是說,現代的媽媽幾乎都是身兼二職:要負擔家計、追尋自己的工作成就;同時也要負擔傳統的母職責任。


不只現代職業婦女面對龐大的壓力,家庭主婦也有從A到A+的升級壓力。因為上一代的媽媽多半用本能帶小孩,但是現代媽媽孩子生得少,期望更高,拚命吸收育兒和教養的資訊,處在高壓、高焦慮的氣氛。大家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希望自己是超級A+媽媽,卻覺得自己永遠做得不夠好。其實,有這樣感受的媽媽,並不孤單。


「我拒絕當B+媽媽。當然要努力當完美的A+媽媽,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寶寶才一歲多的的翠軒(化名),平常上班工作很忙,寶寶由婆婆幫忙帶,週末才接回來。但是寶寶從出生到現在,身為上班媽媽,翠軒不辭辛苦的餵母乳。週末還親自下廚,幫寶寶準備好一週的副食品。


要當超級的A+媽媽太辛苦,甚至可能是為難自己的惡夢。事實上,不迷信完美的B+媽媽,懂得先讓自己快樂,才是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礎。


九月份,美國《時代》雜誌報導指出,擁有「超級媽媽」迷思的婦女較容易得憂鬱症。美國華盛頓大學長期追蹤的最新研究結果:現代母親要遠離憂慮症狀,最重要就是要擺脫當「超級媽媽」的想法。華盛頓大學社會系研究生卡崔納‧洛伊普(Katrina Leupp)在美國社會學年會發表最新研究結果。這份研究,追蹤長達三十二年、持續參與「美國國家青少年演變研究」的一千六百名職業婦女和家庭主婦。對照她們年輕時對母親角色的看法,和自己四十歲時的憂鬱程度。研究發現:拚命想在職場和家庭都完美演出的媽媽,比起拒絕完美媽媽迷思的女性,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而且,完美媽媽在子女眼中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媽媽。幼教專家李坤珊博士的新書《讓孩子安心做自己》中,女兒寧寧談到她和媽媽一起坐雲霄飛車時,第一次看到媽媽的恐懼,這樣的發現反而讓她學會重要的一課:完美如媽媽也會犯錯,犯錯是可以被接受的。李坤珊的女兒寧寧從孩子的眼光,提醒所有母親不必做完美母親:「看到媽媽的脆弱,我開始用『一個人』的眼光去看她……我開始理解:媽媽需要我,就跟我需要她一樣。」


A+媽媽三大症狀和破解對策


無論是職業婦女還是家庭主婦都有可能是A+媽媽。


A+媽媽症狀一  孩子和工作擺第一,沒有自己。


許多好媽媽,往往沒有發現自己習慣燃燒自己;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和先生,剩下的才給自己。曉飛在廣播電台擔任主持人,也是一兒一女的媽媽。有一次驚覺,好久以來,自己沒有好好吃過水果。比方說每次切芒果時,都是把果肉好好切成小塊給家人,然後自己站在流理台前匆匆的把果核啃乾淨。


李坤珊在書中也回憶女兒三歲時,有一天,把午餐的剩飯推到她面前,天真的說:「媽媽喜歡吃剩飯!」讓她感到非常震驚。


然而,這樣沒有自己的生活,不但容易耗盡自己的心力,還有可能喪失愛人的能力。林口長庚精神科婦女身心醫學召集人蕭美君醫師分享,她常常問來門診的媽媽:「你好不好?」很多媽媽從來沒有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甚至反問:「這重要嗎?」



蕭美君觀察,來門診的媽媽很多都是情緒跟著孩子轉,情緒高低起伏完全受孩子表現所左右。「長期的門診歷程後,有一天當這些媽媽發現自己的情緒不再跟著孩子轉,問題多半迎刃而解。」蕭美君提醒媽媽:「若連自己都不愛,還能怎麼愛別人?」


對策   一定要有個人的時間和空間


媽媽要照顧別人,必須不斷的付出;因此一定也要有自己獨處充電的時間。這也是許多職業婦女覺得自己比家庭主婦輕鬆的主要理由,至少上班的時候,可以好好的喝一杯咖啡。美國今日電視台和《親職》雜誌網站,在八月合作了一個職業婦女媽媽真心話調查,共有兩萬六千多位媽媽參與。媽媽們悄悄透露了沒有告訴別人的黑暗真心話:「其實,上班比帶小孩輕鬆多了!」調查中,三分之一的媽媽承認,工作雖然辛苦,卻是逃避全天候照顧小孩,一個完全正當的藉口。


「很多媽媽都說不可能有一個人的時間。但『個人時間』每天五分鐘也好!認真想一想一天中,有哪個片刻可以停下來,什麼都不做,坐在車上發呆也好,」蕭美君說。


A+媽媽症狀二  自信不足,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曾經私下針對來聽演講的媽媽調查,發現台灣媽媽普遍有「阿信」性格:有好的、成功的表現都不敢居功,覺得是運氣或者其他因素。但是,遇上家人和小孩有問題時,卻常常覺得都是自己做得不夠。



蕭美君指出,媽媽的焦慮和罪惡感常常來自於比較,根本的問題就在於自信不足。蕭美君舉例,只要孩子生病,媽媽都很容易歸咎自己沒有照顧好,卻不會去想,這是孩子長大獲得免疫力的必經歷程。


對策   告訴自己:「我很棒!」


面對容易陷入「阿信」負面情緒的A+媽媽,應該要時時鼓勵自己:「當媽媽真的很不容易,我已經很棒了!」就連擁有幼兒教育博士學位、又在幼兒園任教多年的李坤珊都深深感觸說:「自從自己生了孩子,當了媽媽以後,我就不敢再對媽媽們建議:『你要有耐心!』」


蕭美君建議媽媽要避免「自動化連結」,不要看到問題發生就立刻自動連結原因;應該要學習客觀的分析,造成問題的可能原因是哪些。試著寫下來,可能五○%是A原因、三○%是B原因……


A+媽媽症狀三  想要掌控、沒有彈性。


追求完美的媽媽習慣掌控,對於無法控制會感到焦慮。在專家的眼中,這樣的媽媽就是缺乏彈性,心裡設定了標準,就很難放下,把自己逼得很累,又容易對他人不滿。


沒有彈性的A+媽媽,爸爸的感受最辛苦。「老婆常常抱怨,每次我負責帶孩子去吃晚餐,就只會吃垃圾食物。但那是因為我只有『偶爾』帶孩子,開心一下有什麼關係。若都由我負責,我也不會天天給他們吃炸雞呀!」一位四十五歲、有一兒一女,在上市公司擔任經理的爸爸說。


「老婆常常抱怨我早上送孩子上學經常遲到,她寧願自己早起。其實,也不是每次都遲到,但是老被罵,我也就意興闌珊……」在台南開攝影工作室的蔡爸爸吐苦水。


對策   偶爾出槌,真的沒有關係


許多好媽媽,做得多、睡得少,總是幫家人設想過多,但這樣往往忽略了帶領孩子認識真實媽媽的機會。李坤珊指出,許多大人會說:「等孩子長大,就會了解爸媽的犧牲。」但這種為他人設想的能力,不是年紀愈大就會愈成熟,它必須藉由無數成長經驗的歷練和滋養,才會慢慢深刻;它必須透過不斷的練習,才會變成處世原則的一部分。


有一項最新研究或許可以讓媽媽感到安慰:九成的父母承認曾經失控對孩子大吼;但孩子在父母情緒失控的過程中,反而可以學會情緒管理。美國達拉斯州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治‧霍頓(George  Holden),針對達拉斯州三十六個志願參加研究的美國家庭進行長期觀察研究。


霍頓在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父母情緒失控是正常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不能用言語汙衊孩子。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爸媽愛他們,只是情緒爆發乃人之常情。


B+媽媽,「夠好」就好


A+媽媽是一個迷思。那麼讓自己快樂也讓家人輕鬆的B+媽媽,又該具備哪些元素?楊俐容在《情緒教養,從家庭開始》書中,提出英國心理學家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夠好的父母」概念。溫尼考特根據他的臨床經驗指出,不完美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任何傷害,只要能符合幾個原則,就是夠好的父母



原則一   對自己坦承


不以孩子做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譬如,有些父母因為疲憊,往往希望孩子可以睡午覺或晚上早早入睡。如果父母無法釐清是自己或孩子的需求,就很容易出現父母堅持孩子早睡是為孩子好,但子女不領情,反而困惑和生氣。


原則二   恰當表達憤怒


「夠好的父母」能夠及時覺察並以恰當的方式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譬如在煩躁和憤怒的時候可以找人接手,或暫時離開現場,冷靜一下。當孩子對父母有負面情緒時,父母也能理解這種情緒的必然性,體認這是情緒教育最佳時機,適當引導。


原則三   充分表達愛意


這也是親子關係最佳觸媒。只要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不論管得緊一點或鬆一點,都會有不錯的結果。這對於孩子長大後的成就動機和人際關係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除了上述三個重要原則外,溫尼考特還提出另外三個原則,也值得父母深思:獨立自主,不以孩子的表現來界定自己的價值;重視溝通,不讓孩子因為與父母不同,而背負違逆父母的罪惡感;承認人的不完美,寬恕自己和孩子所犯的錯誤。


若是父母都能夠把「低標」—「夠好的父母」原則掌握好,釋放自己的壓力,其實可能更容易達到「高標」。因為,所有的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愛」卻是個難題。或許,從愛自己開始,我們都能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向。


你是A+媽媽嗎?


以下選項是的請打勾


○1.吃芒果只啃芒果核,果肉都留給孩子吃。


○2.幾乎沒有自己獨處的時間。


○3.想不起自己有什麼成就,引以為傲的成就都是孩子的表現。


○4.沒有可以談心、分享育兒甘苦的朋友和親人。


○5.堅持給孩子最好的。比方說,全母乳哺育、親手做晚餐和便當、陪做功課……若是無法達成會充滿罪惡感。


○6.相信教養書寫的都是事實,對照自己的窘況常常感到沮喪。


○7.只要孩子開心,自己就開心了。很久沒有問「自己」過得好不好。


○8.覺得沒有人可以分擔工作,先生照顧孩子總是會有問題、婆婆媽媽觀念落伍、保母笨手笨腳等。


以上的問題,若是有一半以上答案都是肯定,你很可能是自我要求太高的A+媽媽,真的很需要輕鬆一下,對自己好一點了!


解除A+媽媽罪惡感祕方


---給上班媽媽---


1. 寫下你上班的動機。不管是為了賺錢還是成就自己,若你確認目標都有達成,就不必有罪惡感。把這紙條收好,時時複習。


2. 遠離讓你覺得有罪惡感的人。不管是你公公婆婆還是鄰居,和無法認同你當職業婦女的人保持距離。


3. 偶爾休假當全職媽媽,排出一整天或提早幾個小時去接孩子,享受純粹當媽媽的快樂。



---給全職媽媽---


1. 每個星期務必排出專屬時間給自己,一個人去逛菜市場也好。



就算只有一個小孩,也要和先生、親友商量,這是應得的休假和充電。


2. 要有朋友,保持和外面世界的連結。不管是親戚、同學、前同事,找到和自己有類似處境的朋友,做為彼此的支柱。


3. 寫下全職媽媽的收穫:見證孩子每一個成長重要時刻、親子間無可取代的親密感、穩定的家庭生活……把紙條收好,低潮的時候複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夢 的頭像
    夢夢

    夢的部落格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