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定是個天才——用愛打開孩子的潛能寶庫

丁丁剛出生的時候,他媽媽就很重視對他的早教,媽媽曾看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並親身實踐,用書中的方法教育兒子,想把兒子也培養成一名“神童”。

但是,丁丁在生命的頭幾年裡,並沒有表現出“神童”的跡象,他的媽媽說,兒子看上去反而不如沒有實行早教的孩子聰明。

後來,丁丁媽媽洩氣了,就放棄了培養兒子成為“神童”的計畫,她說:“我兒子沒有天才的細胞,我再教育他也沒有用……”

事實上,我清楚地知道,丁丁並不是“沒有天才的細胞”,因為每個孩子生來都有無限的潛能,都可以被培養成天才,如果教育得當的話

只是,丁丁媽媽所採用的教育方法不妥,她總是逼迫兒子學習各種東西,並沒有遵從兒子的天性和興趣,或許是她太想看到教育兒子成功的結果。

聽了丁丁媽媽的抱怨,我對她說:“您兒子一定是個天才,雖然您在對他的教育上很努力,但是方法不對,可能您太急切。如果您能用正確的教育方法,並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您兒子一定能發揮更大的潛能……”

雖然我對丁丁媽媽講了很多有關早教的知識,但無奈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始終不能擺正心態,也不能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兒子多年的教育自然也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

一個讀高二的女孩曾給我發過一封郵件,向我講述了她的煩惱。

女孩很喜歡表演,經常參加學校裡的文藝活動,表演一些小品、話劇之類的節目,她很想在高考的時候報考影視專業。

但是,她的想法卻遭到了媽媽的強烈反對,她媽媽說:“人家很多明星從小就有表演天賦,你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你只是小打小鬧地參加過學校的一些文藝活動,你要想考影視專業,以後要想紅,太難了,你不能報考這個專業。”

可女孩很執著,她向媽媽陳述自己的理由:“我可以努力學習表演藝術,努力訓練。即使我沒有表演天賦,我認為,勤奮也可以讓我獲得成功……”

但無論女孩如何講,媽媽就是不同意。為此,女孩寫信向我求助,希望我能給她一些意見和指點。

她問我:“有時,我覺得我媽說得有道理,有時覺得她沒道理。難道沒有天賦就一定不會成功嗎?但我真的很喜歡表演。現在,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選擇,成老師,您能給我一點意見嗎?”

當然,我不能非此即彼地判斷她們母女倆誰對誰錯。但我認為,如果孩子非常想做某事,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父母儘量要予以支持。因為很多孩子的天賦並非馬上顯露,而勤奮和努力可以彌補天賦的不足

--------

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能,我一直堅信這一點,即使孩子當時並沒有表現出某種天賦。父母不僅要相信孩子,也要鼓勵孩子相信自己,鼓勵孩子堅持去做自己想做的、喜歡做的事情。

桐桐最初學畫畫時,有一段時間,我給她報了一個繪畫班。剛開始幾天,在那個繪畫班裡,對老師佈置的繪畫任務,桐桐總是畫不好,不能按時按質地完成,她的畫也有時會被老師指責。

為此,那個老師曾說過桐桐不適合學畫畫。

桐桐為此很自卑,也有些洩氣,她甚至想放棄繪畫。我很希望桐桐能堅持畫下去,倒不是希望她能成為畫家,只是希望她能接受一點藝術的薰陶,也希望她做事能堅持到底。

但桐桐不再那麼喜歡畫畫,也拒絕再畫,她常常說:“我畫不好,我很笨。”

經過與那位老師的交談,我逐漸瞭解到,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繪畫老師,不僅畫技一般,而且不懂教育。我不懂畫,所以當時沒有認真地考慮這個問題。

因此,我毅然讓桐桐退出了那個繪畫班,並給她報了一個更好的繪畫班,我不想她對於繪畫的熱情和信心被銷蝕掉。

我告訴桐桐說:“你那個老師說得不對,你可以畫好的,而且,你一點都不笨。只要你好好畫,用心畫,跟現在的這個美術老師好好學習,你就一定能畫得越來越好。”

後來,桐桐的繪畫才能果然極大地發揮了出來,她的畫作不僅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還被當做優秀作品在學校多次展出。

給您的教養建議
--------
開闊的思維是孩子開發潛能的基礎,父母不要束縛孩子的思維,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小問題幫助孩子鍛煉思維能力。

培養孩子多種興趣愛好,如運動、唱歌、跳舞、繪畫、彈鋼琴等,從中發展出孩子的特長。

父母要用心去發現孩子的天賦,給孩子提供發揮天分的環境和機會,引導孩子開發潛能。


 


 


校園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