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洩完後,我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好像當下就是一個分水嶺,自此之後,我便不再被這種負面情緒綁架了」 十分恭喜這位媽媽,走過了育兒很不容易過的一道關卡—孩子最喜歡的人,不是我。 當我們認為,我們付出的愛,得不到我們預期中,對等的回應時,剛開始,難免會失落。 在關係裡面,明明剛開始是講情,後來卻常硬要論理,就想套上「公平」的秤,去量一量彼此的付出。對方愛我們多,我們就感覺幸福;對方愛我們少,我們就像沒了安全感的小孩,想要斤斤計較,把愛討回來。 成熟人類的情感,終究能嘗試使用理性做調和。其實,當孩子的最愛不是我,不只是媽媽,連爸爸也會在情緒上有些翻騰。然而,我們大人會慢慢告訴自己,只要孩子愛的是自己的父母,甚至是主要照顧孩子的祖父、母,都是天經地義,那都沒關係。 少數情況下,孩子的最愛是本國籍,甚至是他國籍的保母,或是跟自己感情不好的親屬。那麼父母在調適上、照顧上,就更不容易了。 說實在話,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通過這關。如果這關過不了,人類的忌妒就會出來作亂,逼得情感較好的親子同盟,一起對抗被邊緣化的一方的負面情緒。 這位媽媽分享了一個重要的轉折,當失落的情感得以全然發洩,執著不再。理性的能量佔了上風,就有足夠的氣力引導情緒的流向,能順暢而不致失控。 媽媽重新看到了先生的好,女兒的可愛,而不僅僅聚焦在失落的方向。負面的能量要釋放,我們才有空位,讓正面的能量進來。 最近有位網友抬愛,希望我幫他解決在心裡打了多年的死結。我只能告訴他,網路上三言兩語,語意難盡,請找身邊可及的心理輔導資源。原因是僅僅透過文字,要讓負面能量充分釋放,並不容易,除非是簡單易解的難題。 以這位媽媽的成長來說,超級體貼有同理心的先生,扮演了很重要的力量。不是每個人都這般幸運,特別是另一半,不但容易生氣又自我中心,那配偶要爬起來更加不易。 不過,長期的自我耕耘,還是有可能逐漸撼動盤根錯節的傷心往事,讓苦痛成沃土,重新滋養溫暖的花朵,利益自己,也自然飄送他人芳香。 ---------------------------------------------------------------- 不再被負面情緒綁架 【聯合報╱蔡佩珊(台中市)】 女兒出世時,考量到經濟因素,決定在兩個月產假結束後,即送她去托嬰中心,這樣我就能恢復職業婦女的身分,因此我也從親餵改為擠母奶給保母瓶餵。可能是因為假日得花許多時間集乳,因而由老公接手照顧女兒,但逐漸的卻發現女兒越來越黏爸爸。 現在女兒已經兩歲多了,想睡覺或剛睡醒時,若看到我就會大哭,直到看到爸爸來了才停歇;後來更是變本加厲,當她情緒不佳時,即便只是穿鞋、換尿布、刷牙等生活例行瑣事,我只要一碰到她,她便會大喊:「不要媽媽,媽媽不要講話,爸爸穿!」 這種被否定的挫折感一直存在我的心中,有時甚至會暗自垂淚,心想我是不是照顧不周或者不夠愛她,讓她只看到爸爸對她的好,而我只是一個失敗的媽媽。 有一次在外用餐,女兒只因我要求她用餐前先用溼紙巾擦手,又開始大喊:「不要講話,不要媽媽,爸爸擦!」頓時難過的情緒達到滿點,我含著淚問她:「你是不是討厭媽媽?」女兒點點頭,我再問:「既然你討厭媽媽,那媽媽離開好嗎?」這次她便不答話而埋頭吃飯。 老公在旁開始安慰我,叫我不要跟女兒認真,他說:「你之所以難過,是因為你這麼愛她,她卻不如像你愛她這般地愛你,對吧?」剎那間,顧不得在大庭廣眾之下,我的眼淚潰堤了,抑鬱多時的悲傷瞬間有了出口。說也奇怪,宣洩完後,我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好像當下就是一個分水嶺,自此之後,我便不再被這種負面情緒綁架了! 日後每當女兒又再次「不要媽媽」時,我就欣然接受默默退出,讓老公接手,而我還能賺得片刻休息;等女兒熱情呼叫媽媽時,我一樣熱情地回應她,換老公可以喘口氣喝杯水。我很高興能擁有一個體貼的老公,可以分擔家務和照顧小孩,還有一個可愛又逗趣的女兒,尤其看到她向我求助時的撒嬌神情,真是一天勞累後最大的幸福了!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