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感動,我們常常在抱怨另一半,常常羨慕別人的婚姻,有時是不是該回頭看看自己.
李安與他的妻子!
.......................
面對丈夫的失業,林惠嘉也曾有過傷心絕望的時候。
有一陣子她忙於上班接送孩子,由於家中只有一部車,
李安常常一個人從租的住處走一個小時去打網球,
打完球後再走一個小時回家,她看在眼裏,
心想自己真的要與這樣的人過一輩子嗎?
然後她打越洋電話向媽媽訴苦,媽媽聽了很心疼,
在電話中對女兒說:『實在不行,你就離了吧。』
可是放下電話後,林惠嘉就忍不住嚎啕大哭,
不斷譴責自己:【我怎麼變成這樣的女人。】
.......................
.......................
內容雖有些長, 但很精采, 很感人, 夫妻互相扶持 鼓勵, 是最難能可貴的, 祝福大家
他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一所中學的校長,家教十分嚴格。
1978年,在一次留學生的聚會上,李安遇見了臺灣留學生林惠嘉。
對性格靦腆安靜的李安也頗有好感的林惠嘉很爽快地答應了。
台大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到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
跟林惠嘉在一起,李安就像找到知音一般,總有說不完的話。
每個禮拜他都要打很長時間的電話給林惠嘉,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
他說,林惠嘉是自己最佳的傾聽者,她雖然沒有女性特有的嬌媚,
李安和林惠嘉在紐約舉行了一場中西合璧的婚禮。
李安說,他拍的電影《喜宴》裏的很多情景都是他當時結婚實況的翻版。
李安在紐約大學念電影系,林惠嘉在伊利諾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李安每次臨走前總是會做好一冰箱豐盛的食物留給妻子,
李安的溫厚,搭配妻子林惠嘉的能幹,他的感性遇上了她的理性,
就好像一座天平,為這個家找到了一個最適合的平衡點。
在紐約大學學習期間,李安就顯示出了他導演方面的非凡才華。
但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華人想在美國電影界混出名堂來,談何容易。
最初有一家經紀人公司看中了李安的才華,答應做他的經理人,
但李安一直沒有適合美國人的劇本,經理人也只是空談。
然後,李安在美國開始了長達6年的等待。那段時間,李安失業在家,
李安每天在家除了大量閱讀、大量看片、埋頭寫劇本以外,
還包攬了所有的家務,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
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不都為了現實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嗎?』
就偷偷地開始學電腦,那個時候會電腦比較容易找工作。
可沒過多久,這件事就被林惠嘉發現了,她很生氣地說:
在妻子的堅決反對下,李安只好打消了出去找工作的念頭。
林惠嘉知道李安真的只會拍電影,別的事物不會也不感興趣。
李安直到第二天搭飛機回到伊里諾,這才知道自己已經做爸爸了。
二兒子出生時林惠嘉又趕丈夫走:『你放心地去辦你的事吧,
當年她決定嫁給李安時,她清楚電影是李安惟一的選擇與愛,
生活中,林惠嘉是家中規矩的建立者,家裏凡事她說了算,
只要李安在家,加上兩個兒子,這三個男人每天晚上都搶著跟她說話,
多年的女主外男主內的生活不僅讓李安練就了一手做菜的〝絕活〞,
1990年之前,李安一直處於懷才不遇的境況,不停地到好萊塢碰運氣,
但都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外人都嘲笑他拍電影的熱情是癡人說夢
『妻子對我最大的支持,就是她的獨立。她不要求我一定出去工作。
1990年,臺灣新聞局征選劇本,李安編寫了《推手》,
之後很快由臺灣中央電影公司投資、紐約庫德瑪西恩公司製片開拍了。
這部電影是李安導演生涯的第一部長片,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
|
|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