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03 親子天下特刊 作者:林玉珮

 


教學內容太簡單或太難,都無法吸引學生,很快便扼殺他的專注力。 聰明的老師懂得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把學生的三魂七魄拉回教室裡。


學生專注力不足,有如二十一世紀在校園蔓延的「學習流行病」。中小學許多老師愈教愈無力,學生愈學愈不快樂。影響所及,不只教育成效與投資不成比例,未來恐怕發展成整個世代學習力與創造力的大危機。


「學生的確一年比一年難帶,教學必須用很多方法來抓回學生的三魂七魄,」高雄市文府國小老師莊婷媜說。


根據《親子天下》在二○○八年所做的專注力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中小學老師認為學生專注力不足,而「聽不懂上課內容」、「上課方式無法吸引學生」、「上課內容太簡單,都在補習班或安親班學過」,是老師們認為學生不專心的三大原因。


「專注力是對腦力資源的控制能力,就如同我們訓練身體肌力與控制力一樣,心智的控制力也是需要大量的、循序漸進的專注經驗或練習,」台大心理系副教授連韻文強調,被動、過難或過於簡單的挑戰、過多的聲光刺激或情緒,都不利於孩童產生專注經驗。


改變教學 找回學生注意力


大人常會問:「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不專心?」但德國心理學者沃夫剛‧貝格曼指出,這不是真正的問題核心,問題應該是:「為什麼他們有興趣的事物與主題這麼少?」貝格曼分析,孩子小小年紀時就生活在過度刺激的環境,使他們很難能從中選擇並且設定優先順序。


另一個關鍵原因和學校教育有關,因為多數學校遵循著一套令人疲於學習的教材、令人殫精竭慮的教育模式。在這個不利專心的大時代氛圍中,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改變和精進,將是提升學生注意力的重要關鍵。


「找回專注力」的教學能力,應該是重要的教改課題,更是教學現場時時刻刻面對的挑戰。


有好心情 才學得好


如何讓孩子專注於學習?國際兒童教育協會從許多研究中發現,教師如果可以為孩子營造沒有恐懼、沒有過度壓力的學習環境與氛圍,讓孩子經歷主動及有意義的學習,並提供學生能力相稱的挑戰,給孩子準確、即時的回饋,這些都是找回學生專注力的關鍵。


塑造正向有樂趣的學習環境,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學習最好在好心情中進行,」德國精神科醫師曼福瑞‧史比徹指出。例如,有一個德國小學班級被要求解複雜的運算習題。半個小時後,有一半學生可以到隔壁教室去玩樂一下,其他的人則繼續思考。三十分鐘後,第一組學生心情很好且放鬆的回來,儘管耗掉許多時間,卻後來居上。


適性教學 要與能力相稱


「好玩、有樂趣」的教學,並不代表就是花俏而無內涵的活動表演,或是完全沒有壓力的學習。在《親子天下》針對國中小學生的玩樂調查中,「有挑戰」,孩子才會覺得上課「好玩」,因此教學內容太簡單就如同太難、枯燥的上課方式一樣,可以很快扼殺孩子的專注力。


連韻文指出:「適性教育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很重要。與孩子能力相稱的挑戰,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機與主動掌控問題的機會,進而有機會經驗到主動、專注與成就感(或滿足感)。好的教育,應該要讓每個孩子可以有鍛練專注力的挑戰與機會,老師的專業就在於判斷與創造這種機會。這種經驗會促使小孩主動學習,就像喜歡登山的人攻頂成功後,會想要再登上另一座更高的山,那是大腦的本能。」


提升專注力的10招教學法


有關大腦的研究發現,學生若能同時運用多種感官,愈有助於學習的專注。《親子天下》的專注力調查也證實,學生們覺得遊戲與戲劇教學、多媒體教學、戶外教學以及動手做,是最能讓他們專心的上課方式。老師在調查中也呼應各類「互動」、「多元」的上課方式,有助於學生專心。以下是十種比較常被運用的教學做法,同一課程、甚至在同一堂課可以靈活運用。


第1招 動手做


高雄市文府國小自然老師莊婷媜在參與國科會一項有關專注力的研究後發現,「一般傳統教學方式只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十五分鐘,但『動手做』可以更長,」而「動手做」是她多樣教法中,最讓學生熱情投入的教法之一。


在莊婷媜的「校有貝多芬」課程,學生做中學,也贏得GreatTeach二○○八全國創意教學特優。「有一次聽到學校工友用水管吹奏『太湖船』,給了我很好的教學設計靈感,」莊婷媜說,她聯結到六上教科書裡的「聲音與樂器」單元,設計出「校有貝多芬」。


莊婷媜先以自製的樂器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及好奇心,並進行聲音原理教學。然後邀請工友來課堂上進行一場讓學生感官大開的「創意樂器達人」演奏會。接著讓學生分組討論,團隊合作研製創作樂器,進行動手做的教學課程、以及演奏發表。


在「校有貝多芬」十堂課程結束前,她再利用《彩衣吹笛人》繪本故事來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動物聽得見,而人類卻聽不見的狀況?」、「有沒有可能小孩聽得見,而大人卻聽不見的狀況?為什麼?」並以此做為這個教學單元的另類評量。


第2招 遊戲


學校園遊會可以像一場熱鬧的市集,也可以是一場科學教育遊戲,例如台中市向上國中曾舉辦一場讓師生難忘的「科學園遊會」。


向上自然領域老師團隊先與學生社團合作,把課堂的科學知識編演成一齣懸疑劇情故事「三個神祕的包裹」來進行「有獎徵答」,成功捲起校園科學熱。接著設關班級需自製短片,行銷自定的科學主題遊戲,「他們必須先搞清楚科學原理,然後深入淺出表達,引發其他學生來闖關的興趣,」生物老師陳潤玲開心的說,在遊戲中看到了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主動性」。


第3招 戲劇教學


「偶們來遊戲」,是新竹市三民國小藝術領域團隊發展出來的學校本位課程,已進行七年。低年級布置偶家、扮家家酒簡單對白,中年級學做手套偶,學配樂、從繪本改編腳本練對白,五年級學做杖頭偶、自編或改編故事,六年級以班級話題來編劇,課程最後高潮以話劇演出結尾。


「學生知道自己讀幾年級時,可以上什麼、做什麼,都很期待,」美術教師袁春容說,而且,有些孩子平常丟三落四、漫不經心,演起戲來卻絲絲入扣,有機會改寫別人對他的印象,獲得肯定與讚美也讓他比較願意投入其他方面的努力。


第4招 運用圖像、影片等多媒材


「現在學生注意力被太多事物分散,需要更精采的課來吸引他們的眼光。」東海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施奇亭說,多媒材的運用讓學生上起他的課,特別有勁。


當上到「牛頓第二運動定律」,施奇廷會比較「蜘蛛人」漫畫版和電影版差別,並以物理定律來解析為何漫畫版中蜘蛛人射絲原本要救橋上落下的女主角,反造成女主角頸斷身亡;電影版中蜘蛛人是跳過去抱住女主角,沒有漫畫版的重力衝擊,因而救援成功。


嘉義縣梅山國文老師蘇麗華也會運用影片來輔助教學。例如她上「我所知道的康橋」這課,先播放「人間四月天」十分鐘,讓學生對徐志摩性格及身邊的人有較具體想像,進而解釋為何他的文字如此熱情及濃密。


對於課文中一些形容詞,例如「漠楞楞」,要學生試著去畫出那畫面。她說,學生對這個人、這個地方發生興趣,冗長的課文因而進行得很順暢。


第5招 戶外教學


大自然是最吸引孩子、也是最好的老師。離自然環境很近的台北縣屈尺國小,就把大自然當成另外一個教室系統。他們在數學課或自然課要學習量溪流的流速,小朋友自己用繩子綁瓶子,到鄰近學校的新店溪測量。


學校還讓出一間教室任由學生畫圖,廁所門也拆下來給學生畫,把體驗藉由藝術表達出來。


課程進行一年多,屈尺國小廣興分校主任呂岡侃說,現在學生最不想聽到的是:「你明天不用來上課。」


第6招 自主學習


「孩子對他自己有興趣的,一定會特別專注。」台北市永安國小教務主任孫惠齡說。永安在去年進行課程評鑑調查發現,把彈性課程規劃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明水時間」,比起一般學科課程,更受到中高年級學生的喜愛。


永安的孩子在每隔週連續兩節的「明水時間」,從選定研究主題、方法、進度、做出成果並發表分享,全由孩子按照自己興趣與能力來,老師做的是從旁引導,「孩子的分享發表,常讓我們驚讚不已,其實孩子自主學習能力比我們大人預期的還要好。」


第7招 閱讀


閱讀是所有認知行為中最能促進專注力,也是一切學習和理解的基礎。認知專家認為,一切能促進閱讀的方法,都能夠增進孩子的專注力。


台東縣初來國小每天透過說故事、唸讀、班級共讀、英語繪本閱讀等晨光活動來推動閱讀。多年下來,前校長李治國觀察,孩子們現在比較不會心浮氣躁,較能坐得住,在規矩與生活習慣表現也較好,「閱讀課外書培養出孩子專注學習的習慣,是『意外』的效果。」


第8招 教材生活化


在北市實踐國中簡素蘭的國文課上,舉凡學生會聽到、會看到的都是現成教材。


像新聞標題、廣告、諺語、俗語、流行歌詞、招牌、電視名言、節目名稱、活動主題、喜帖、邀請函、捷運詩歌、競選標語,俯拾皆是,對孩子都有莫大的吸引力。


簡素蘭說,廣告就很好用。要教譬喻,中華豆腐的「女人心,豆腐心」可以用上。教映襯,就拿鐘錶廣告「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教誇飾,福特汽車的「風的方向,由你決定」很適合。


又如六書造字原則是不可不教的文化知識,但現代的孩子很難理解,她就用交通號誌和民俗用字來輔助學,像拿「禁止汽車進入」號誌「指示」,用「招財進寶」來「會意」。


第9招 以動養靜


國外最近研究發現,與一般想法相反的是,當孩子不必安靜坐著時,學習力反而特別好。在美國有些小學為了改善學生專注力,進行肢體活動融入教學課程的實驗方案,在加拿大還有學校要孩子練健腦操(Brain Gym),在德國也有「活動的學校」。


讓孩子透過趣味的肢體教學活動來學英文,是桃園縣德龍國小教師朱妙珍的招牌教法之一。


例如二○○八年在花旗英語教學種子基金英語教案設計比賽獲獎的「ABC字母有氧操」,是朱妙珍依照字母的字音字形發明的趣味體操,讓學生一邊發音一邊做動作,例如,「B」比出兩個大肚子,「H」是爬樓梯,「N」是溜滑梯,「P」是拍屁股。「不管是剛接觸英語的弱勢學生,還是之前在補習班學過的孩子,都可以一起學得很開心」。


第10招 靜坐自覺


壓力太大、太緊張,大腦很容易當機;放鬆,則有助於專注和思考。一些研究指出,催眠、冥想、瑜珈、靜坐等,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集中心力效果。


國內一篇〈靜坐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之影響〉論文研究顯示,八成三的國小學生認為靜坐可讓成績進步、頭腦變聰明、快樂、精神充沛、容易入睡,也有七成學生說靜坐讓情緒平穩、學習速度加快。


北市西湖國中數學老師盧美娟在初接一個班級、或感覺學生人心躁動時,常會帶著孩子一起靜坐,「先讓學生學會靜下來,有自覺力,才有專注力。」盧美娟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夢 的頭像
    夢夢

    夢的部落格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