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3
- 天下雜誌出版
- 作者:和田秀樹
誰都有情緒,差別只在於是否會變成「情緒障礙」而難以控制。而心理影響身體,所以最近我們聽聞的繭居、憂鬱自殺、孩童暴力、壓力病患越來越多,在講究養生的現代,關照自我的情緒起伏,不累積「憤怒」、「不安」、「壓力」的習慣,才是愉快人生最重要的事!《療癒好情緒》書摘試閱:
改變「行動」,「情緒」自然跟著變
處於現代的社會,不管是誰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就是,我們已經走入一個很容易陷入各類惡性循環的時代。
特別是已經發生、變得高漲的「情緒」,是相當難以控制的。
但是如果在情緒產生的過程中,有「行動」要素介入,就比較能夠有效地控制情緒。因為有「行動」的介入,因此只要透過控制「行動」,就可以間接地妥善控制「情緒」。
試著思考一下個人發怒的情況。
假設在公司裡被經理降低評價,心中不斷湧上怒氣。但是如果就此發怒,既顯得不成熟、血壓也會上升、對心臟也不好,因此,當下很想把發怒的情緒壓抑下去。
問題是,一旦湧上了心頭的情緒,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壓得下去。愈想壓抑,心中愈是湧出「那個混蛋經理!」的心情,直到控制不住。
會產生發怒的「情緒」,是屬於自然現象,只憑自己的意志力,並不容易抑制。
因此,技巧上就要留意,控制住發怒之後採取的「行動」。
如果任憑怒氣左右,對經理大聲喊出:「為什麼給我的評價這麼低?」憤怒的情緒就會繼續上升。我想部長給予的回答,也不外乎:「因為你不行,所以評價差呀!」
於是以牙還牙地回答對方:「你的考評很奇怪哪!」或者「你知道大家怎麼形容你嗎?」等攻擊對方的話,就會不斷脫口而出。
於是怒氣就愈升愈高,有時候情緒會失去控制,然後開始「碰!碰!」地拍打桌子,或是出手毆打經理。如果演變成這樣,我想情況就無法挽回了。也就是說,已經被逼入非辭去工作不可的窘境了。
另一種反應是,就算對經理感到非常憤怒,卻採取不同的行動。
「那個混蛋經理,絕對要勝過他!」也有些人心中會抱持這種意念,比以往更努力工作,用優異的工作表現讓經理無話可說吧。
這一類的人,雖然怒氣不會就此消失,但他遵守了規範,操控自己的情緒往社會期待的方向發展,因此產生良性的結果。
於是就會想,「那個經理,讓人火大,真受不了。但或許就是因為他在我的心中點燃了一把怒火,才讓我把工作做得這麼好。」這樣一來,原本生氣的情緒就會被壓抑住了。
本來兩者最初的生氣和衝動,都是很難控制的。後來因為反應行動的方式不同,一方讓發怒的情緒繼續升高,另一方則讓憤怒的情緒減低。後者也因此間接地完全控制住整個人的情緒。
最近美國正在流行的憤怒控制(anger control)技巧,原則上,重點並非在於「控制憤怒的情緒」,而是在於「控制憤怒的行動」。
憤怒控制也是一樣,都是從科學的角度、有系統地控制情緒,即所謂的行動療法。下文接著要介紹的「森田療法」,也是其中之一。
「情緒」無法改變,可以更改「思考方式」
有一種控制情緒的方法,稱為「森田療法」。所謂的森田療法,是由森田正馬醫師(譯註:日本的醫學家、精神科醫師。一八七四-一九三八年。針對神經質的人創設精神療法,稱為森田療法)創設的治療法,主要用於神經症(譯註:由心理因素引起、無器質性病理基礎的輕性精神障礙,又稱為神經官能症)的治療。
森田療法強調的不是去改變「情緒」,而是試著改變能夠改變的「行動」等因素。
相較之下,歐美人比較肯定「人可以利用意志、理性的力量去改變一切」。但是東方人卻認為,自然形成的東西,很難用意志或理性加以改變。
森田醫師的思考正是如此,因為我們無法改變「情緒」,所以從可以轉化的「行動」等層面著手去改變。
例如,假設有一個人「在他人面前容易緊張,害怕會臉紅」或是「因為讓別人看到自己臉紅,會感到很丟臉,所以很少出門」吧!
對人類而言,臉紅是很自然的現象,我們無法用意志力來控制臉部血液的流動。硬要去控制,只會弄得更加手忙腳亂而已。因此,就算臉紅,我們只能考慮其他方法來因應(對話中的D為醫生、C為患者,以下皆同)。
D:「如果臉紅會怎樣呢?」
C:「會讓別人覺得討厭。」
D:「所以你才不跟人打照面嗎?」
C:「是。」
D:「但是,如果因為躲避、不跟人見面,結果不是會讓人更討厭你嗎?」
C:「……」
用這樣的對話可以一點一滴、慢慢地改變患者的思考。
重要的是,即使會臉紅還是應該出去見人。事實上,人們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事,如果真的去會見對方,之後通常都會產生「沒有什麼事啊!」的新感覺。
也就是說,人們並不會因為臉紅就遭到討厭。還有一些人表示:「不但會臉紅,還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於是醫生會建議患者,出門之前先將要說的話,如實地寫在紙上,然後隨身攜帶稿子到與人會面的場所。
本人或許會介意自己緊張臉紅時,意思表達不清楚,所以擔心對方會因此討厭自己。
但問題是從對方的角度來看,見到一個滿臉通紅、還拚命想要說話的人,或許對方會想:「真是個老實的人呢!」或許也有人會因此感動地想:「口才不好,還專程跑來見我。」所謂的「知難行易」,有時也會發生的。
只要不胡思亂想,情緒自然可以壓抑下來
人類所謂的情緒衝動,並不會長久持續的存在。情緒憤怒的過程是,突然有怒氣升上來,這股怒意不斷往上攀升,到無法忍受時開始爆發,進入發怒行為狀態。但是怒氣達到最高點之後,也就開始消散了。
憤怒的情緒,再嚴重也不可能連續二十四小時維持強烈、極度的衝動。因為人類不具有如此強的能量。肚子餓了,就優先產生進食的衝動;想睡覺時,就優先順應睡覺的衝動。所以如果不去理會,憤怒的強烈程度自然就會下降。
但是,如果人們想得太多,達到高峰的怒氣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那傢伙讓人反感,反感到想殺掉他!混蛋!」憤怒達到頂點了。如果情緒可以在此頂點開始收尾就好,如果這時又想到「討厭,殺不了他,但是這種討厭的情緒卻壓不下去。那小子老是這樣……」或想到「不可以生氣,難道就沒有方法可以把這怒氣壓下去嗎?」等多餘的事。因此自己的怒氣,反而無論到何時都無法消散了。
不安的情緒也是一樣的。「怎麼辦?這樣下去,考試一定會落榜。」一直這樣想著,反而無法開始用功。這時候只要不去想多餘的事情,問題其實就能解決,不安的感覺也能緩和下來。
「如果沒考上,家人會讓我重考嗎?或許我非得出去工作不可呢!」
「考不上東京大學,是否應該再考一次呢?還是如果考上私立大學,我就應該去讀呢?那家私立大學的畢業生找得到好工作嗎?」
此時滿腦子考慮的都是以後,甚至很久以後的事情。
所以應該先克服眼前的問題,傾全力準備考試才對,結果卻開始擔心以後的事,導致不安的情緒愈演愈烈。
其實只要放下不管,人們的情緒張力就會逐漸舒緩下來。但因為自己很在意,才會導致時間過了,情緒還是很緊張的情形。這種做法,森田療法稱之為「處理」。
情緒這種東西,如果沒有多餘的刺激,達到頂端之後,就會自然下降並獲得控制。但是如果人們刻意設法「處理」這股情緒,有時反而會讓不愉快的情緒持續出現。
就像頭痛或牙痛的時候一樣,愈是注意疼痛的地方,頭痛或牙疼的感覺就愈強烈。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別的事物上,儘量忘掉疼痛。例如:「我牙疼死了,根本無法做簡報。痛!痛啊!」如果這樣想,感覺就會更痛。
無論牙齒是否痛得厲害,還是練習一下簡報內容,「因此,本年度的營業額是……」、「因此,獲利是……」就這樣反覆大聲說話,多少應該可以忘掉疼痛的感覺。然後到了真正報告時,上台之後,就幾乎完全忘掉牙痛了。
因為太過在意,就會控制不住過度的情緒或心情。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別刻意去「處理」情緒才好。
能量的方向要對外
森田療法還有一項重點,就是「陶冶個性」的思維方式。
也就是利用個人擁有的個性。人類的生活方式依據他關心什麼、將能量投注在哪裡,而有所不同。
世界上也有些人堅持完美主義、具有神經質個性。森田療法稱呼這種個性為「森田神經質」。
具有這種森田神經質的人,頭痛時就非常執著在「頭痛」這件事情上。因為一心只想著頭痛這件事,因此落入了無法忍受的頭痛狀態,這種人通常會持續執著在同一件事上。
或者,在意自己臉紅的人,從頭到尾就只會留意「臉紅」,並執著在這件事上面。儘管旁人勸他「臉紅就臉紅,不是也很好嗎?」他還是無法不去在意自己的臉色。
這樣的人即使臉紅的情況已經稍微控制住,卻還是會想著「臉還是很紅、臉還是很紅」。結果,情緒再度低落。好像自己很期待臉色紅一般,陷入「臉紅的話就完了」的痛苦思慮當中。
但是,就算是這種個性的人,如果能把個性導往好的方向,就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效果。一般而言,具有執著個性的人,也會比別人更有韌性,如果將此個性活用在工作上,大多數人都能夠努力不懈地做事。這種人所擁有的完美主義性格,也可以讓工作成績更加出色。在凡事不容許有差錯、重視安全的職場裡,如果擁有完美主義的人才,將會提供很大的助益。
單就個性而言,這可是一種優點。
具完美主義個性的人,表現出來的上進心也很強烈,努力求取更高的成就。他們具備了可以不斷進步的特質。
但是,罹患森田神經質的人如果陷入「負面循環」,能量就會流向自己的身體內部。如同感覺「牙疼」、「臉紅」、「不安」時一樣,能量不斷朝內部湧入,就是處於「把注意力放在否定方向的負面狀態」。
另一種情況則是,如果人們能把自己執著的個性活用在工作上,能量的方向就轉向對外。如果能順利將能量用在對外的事物上,原來被認為是缺點的個性,也將會變成優點。
只是變換能量的方向,就可以將過去屬於負面的個性變成正面,好好生活下去。這麼一來,患者整體的生活也將跟著改變,能夠避免讓自己陷入「負面循環」的情緒當中...更多內容請見《療癒好情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