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4
- 康健雜誌101期
- 作者:林玉珮
是自殺前兆還是在玩?你可曾認真傾聽小朋友的聲音?
吳琪接到孩子學校的緊急電話,「你的兒子拿著美工刀在手臂上劃來劃去。」趕赴學校途中,吳琪心念不斷翻轉,「我的孩子怎麼了?他不想活了嗎?他不過是小六的孩子,還有一大段人生,怎麼會想不開?......」
事後,兒子告訴吳琪,「我只是在玩,想知道刀子要劃得多深,才會流血」。女兒也在一旁插話,「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班上也有好幾個啊!」兒女的話只有讓吳琪更焦慮、更困惑,「我要相信兒子的理由嗎?」「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了?」「我該怎麼辦?」
用道歉與感謝來面對
「孩子,你到底怎麼了?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像吳琪有著一樣的焦慮與困惑的家長似乎為數不少。
一場有如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形容的「沉默的瘟疫」──自我傷害,在孩子之間悄然蔓延。
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的自我傷害,帶孩子遠離「沉默的瘟疫」?
師大附中輔導主任李玉美建議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不要逃避,不能嗤之以鼻,即使孩子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李玉美從二、三十年的學生輔導實務發現,「無言」、「直接斥責」是許多父母的反應,這其中其實有著父母的「自責」,但表現出來卻像是漠視或憤怒,使父母難以看到孩子的心。
事實上,李玉美認為,孩子大多數出現自我傷害行為,往往是身心受苦、受壓一段時間了,並不是真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反而是一種想要活下去,甚至是自我治療、自我解壓的企圖。
父母如果可以讀到孩子以傷害自己的方式,如此用力的想活下去的「訊息」,就比較能以「道歉」(我竟然不知道孩子承受這麼大的痛苦)以及「感謝」(孩子給自己一個表達關愛以及協助的機會)的態度,來面對孩子的自傷。
傾聽自傷孩子的心聲
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為何會傷害自己?心理諮商專家們異口同聲,「最好的方式就是傾聽他們的心聲」。要關注的不只是孩子表面的回答內容,更要關注孩子那些沒講出來或講不出來的內在聲音;這對平時親子相處沒有養成傾聽習慣的父母挑戰很大。
用心聆聽的技巧,需要反覆練習,例如放下手邊的事,專注的聽,尤其對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眼神的接觸。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負責人黑幼龍曾問女兒「曾遇到的最大挫折為何?」女兒的回答讓他連想都想不到。她覺得小時候跟爸爸講話最有挫折,因為黑幼龍的眼睛都沒有看著她。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建議,「父母要練習耐著性子聽孩子講話,讓孩子有機會把他的困擾和痛苦講出來」。父母要練習「五不原則」──不否定、不批評、不指責、不打斷、不急切要去改變孩子,孩子會比較願意說出埋藏內心的東西。如果孩子覺得被接納,就比較願意接受父母的輔導。
以前述吳琪的兒子自傷為例。吳佑佑建議,不需要質疑孩子是否說謊,甚至可以稱許他的研究精神,問問孩子「實驗」的感覺,而且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神農嚐百草的故事(討論用刀劃來驗證的風險),也可以邀約孩子一起到圖書館查查百科,「讓孩子知道要尋求找答案或者解決問題,還有其他的方式。」
答案不只有一個,路也不只有一條
政大心理系教授許文耀認為,父母的言行不一,造成孩子價值混淆與挫折,「父母自己失了『準』,是孩子自傷的可怕根源。」
父母口說愛孩子,但有否讓孩子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值得被疼愛?例如父母肯不肯每天多一點時間給孩子,陪孩子唱唱歌、做孩子喜歡的事?停下來聽一聽孩子說的話?去體會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睡前和孩子說說故事、小小談心?
陽明大學教授洪蘭講過一位離家出走兒給媽媽的信的故事。孩子問母親「我一上車,第一句話你就問我今天考怎樣?第二句是問明天考什麼?難道我在你心中除了分數什麼都不是!」
「人生路不是只有一條,」有十多年臨床諮商經驗的游乾桂語調悲憫,他在精神療養院遇到一位醫學系高材生的個案,這位拉一手好提琴的醫學生告訴他,「如果我學音樂,我現在會是一個快樂的音樂家。」
學會和自己相處,讓情緒有適度的出口,是孩子走出藍色情緒風暴的重要能力。
情緒管理(EQ)多年以前就受到國內教育界的重視,但華人社會重視「人際和諧」,教養孩子的情緒表達要能符合社會「溫、良、恭、儉、讓」的期待,因此很少有機會真正教導孩子如何符合人性的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負面的情緒。
台師大心輔系教授王麗斐指出,這樣的教養態度與社會風氣,對孩子學會如何向父母表達像憤怒、委屈之類的負面情緒是相當挑戰的。
因此,如果要讓EQ教育落實,協助孩子情緒發展良好,父母扮演願意傾聽孩子負面情緒的角色,同時能表達同理的瞭解,對孩子情緒的發展就變得很重要。因為EQ的學習,就是在學習對情緒的覺察、辨識、處理與表達的歷程。
如果孩子在情緒的表達時,不曾經驗到用口語表達的方式可以適度宣洩情緒,以及能被大人瞭解、不被責備的經驗,孩子們是很容易將負面情緒壓抑下來,久而久之就像在累積活火山般的,隨時有爆發的危險。
被忽略、埋藏的負面情緒終究是要找到出口宣洩。因此,這些長期壓抑過量負面情緒的孩子,不是很容易經驗到自己突如其來的火爆脾氣、不當行為,就是很容易出現自傷的方式來宣洩情緒,如割腕、磕藥等等行為。
遠離沉默的瘟疫
孩子出現自傷,焦急的父母「應該靜下來」,許文耀說,「這是父母反省對孩子的教養和重建親子關係的契機」。就如同美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史蒂芬.雷文克隆在《割腕的誘惑》指出,「健康的教養態度,是不會培養出自我傷害的孩子,」
如果擔心孩子可能發生自傷行為,史蒂芬.雷文克隆建議父母,可以遵循以下的預防之道:
對於孩子的感覺,要盡可能保有最大的耐心。
要給孩子時間來討論他們的問題和煩惱。
對孩子提出的口頭保證與安全感必須前後一致。
夫妻之間要練習溝通有關孩子的事。
避免親子角色反轉(rolereversal,孩子與父母的角色易位,父母過度期盼、依賴從孩子那裡得到鼓勵、情緒支持和肯定,孩子變成父母的依靠者、主宰者)。
父母要努力表現自我價值感、衝突解決的能力、以及處事彈性圓融等的正向典範。
最後,關於自傷的孩子,父母如果還有恐懼、疑惑、焦慮,也許從以下美國著名文學家DorothyLawNolte生前的一首詩<ChildrenLearnWhatTheyLive>(孩子從生長的環境中學習),可以讓父母找到一些啟發和力量,帶著至愛的孩子遠離「沉默的瘟疫」。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
憐憫中長大的孩子,遺憾自己。
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
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嫉。
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
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接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去愛。
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賞識中長大的孩子,會有目標。
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
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
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安全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自覺身在一個值得生活的美好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