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 網路文章












 



曾經有一陣子,很不喜歡聽到「愛台灣」這三個字。


不喜歡電視上的名嘴政客像一個個手法拙劣的魔術師,把「愛台灣」當成師出有名的大帽子,帽子裡藏著的,不是「前程似錦夢幻彩色絲帶」或是「相親相愛和平鴿」,而是「護衛己身利益」和「試圖分裂族群」的蠢把戲。


每每聽到電視上的大人物們信誓旦旦地以「愛台灣」之名,行鬥爭利益之實,總會讓我想起電影「鹿鼎記」裏,陳進南(劉松仁)對韋小寶(周星馳)講的那段充滿黑色諷喻喜感的台詞:


「小寶,群眾們需要一種信仰。所以,反清復明這四個字,就跟阿彌陀佛一樣,是用來催眠他們的口號。你是明白人,我就跟你直說了,其實,反清復明根本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要從清朝人手中搶回我們的女人跟金錢!」


不得不承認,年輕時血氣方剛的自己,的確被社會上紛擾的亂象,激盪得有些偏激。總覺得那些成天把「愛台灣」掛在嘴上,刻意製造紛爭對立的人,其實,只是想催眠群眾站在自己的立場鬥爭對手──越說「愛台灣」,就越是在「害台灣」。


隨年紀增長,慢慢懂得用帶點自嘲的心情,去面對這些「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偶而無厘頭地學著「全民大悶鍋」裡的幹譙勇 (小郭)或地下電台名嘴(小邰),裝模作樣地用台語大喊:「這就是愛台灣啦!」總是把身邊的親友逗得樂不可支。


然而,沒個正經的我卻怎麼也沒想到,多年後,真正讓自己重新反思並深切感受到「愛台灣」這三字「真實存在感」的媒介,竟爾,是一本書,一群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孩子,我們天堂見了!


「二次世界大戰前,有個父親在馬賽漁港送別自己即將登船到中國傳教的兒子。那位充滿熱血的法籍傳教士當時不過二十多歲,臨別時,他那擁有貴族頭銜的父親,以意味深長的眼光定定凝視後,依依不捨地說了一句:孩子,我們天堂見了!」


在把這本書借給我之前,好友迫不及待地先跟我分享了書中這個讓他低迴不已的小故事。不過簡單地幾句白描,卻在我心裡帶來莫大的感動衝擊。


是怎樣深厚的諒解和愛,能讓一位父親,甘心放手揮別自己年華正盛的兒子,將有生之年即將面對的無盡辛酸苦澀、無比深長濃厚的骨肉思念,化成惜別時,一句短短的祝福期盼?


又是怎樣的勇氣和愛,能讓一個誕生在富裕家庭的年輕人,捨得打包一生的掛念,離開自己深愛熟悉的親人故鄉,涉迢迢萬水之遙,只為擁抱一群生活在貧窮小島上,講著陌生語言,有著陌生文化,和自己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漾著薄霧的天氣,復刻粼粼目光。無邊際的海洋灰幕裡,那艘往中國行進的大船,悲泣鳴笛,漸行漸遠地分開了這對望眼欲穿的父子。


而五十餘年來懸在馬賽漁港的不捨與掛念,至今,仍未離開。


「孩子,我們天堂見了!」


乘希望之帆;溯江洋千里。那句充滿五味情緒的臨別辭,像是一顆預先埋下的種子,為我揭開一段豐收感動的閱讀之旅。




迴盪台東縱谷,一封無比輕柔無比沉重的家書


翻開「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驚覺朋友口中的故事,不過是書中的一面小小反射鏡。像是一個以愛為圓心無限延伸的萬花筒,透過在小島上默默付出的每個「外籍台灣人」,作者所捕捉的每張平凡人物照背後,都藏著一個個由歲月所沉積,既獨特又動人的「故事三角洲」。


這個龐大的故事,由一封白冷會的家書揭開序幕,即使字字句句如此輕柔,卻重奏般地凝聚了所有主角的共同心聲,當我看到家書的最後幾段,那些激盪不捨的心情,遂在東海岸的山谷中,迴盪成久久無法消散的銘心跫音......

 


親愛的母親:


我與其他會士弟兄終於抵達了台灣的東部,青翠的海岸山脈與瑞士的高山差不多,但美麗的太平洋卻是家鄉所沒有的。


天氣很悶熱,熱得讓人受不了……我們住的地方相當簡陋,更別提伙食了,為了控制預算,我們真是吃不飽也喝不好,完全無法與在瑞士時相比擬,不過,這裡的人很窮,相較之下,我們小小的犧牲刻苦,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雖然如此,我難免想著:如果偶爾能享用一塊家鄉的巧克力。搭配一杯香醇的咖啡,該是多麼美妙的事!然而這個淘氣的念頭,還不足以成為「距離」的對比啊。親愛的媽媽,或許未來我們不是那麼容易見面了(對不起,想到這裡我的眼睛又濕了起來),但我相信您為我所流的思念淚水,將是天主胸前最美麗的一串珍珠。


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的捨得,好讓您最親愛的孩子能到異國遠方為天主的子民服務……想念爸爸與弟妹們,我將在每晚的夜禱中與妳們重逢。


                                        您遠方的孩子敬上


伺伏在寂靜黑夜裡的甸甸鄉愁,永遠是遊子心中不能承受之輕。而收起了深藏內心的黑幕,這群跨過半個地球,從天涯飄抵海角的異鄉人,卻為五O年代民生困苦、民心晦暗的台灣,點起了一道道,流星雨般,無可忽視的璀璨。


這群人或許能力有限,或許無法實際入世地解決主要的社會問題,然而,無懼杯水車薪的他們,卻終其一生秉著可能被嘲笑的出世思想,用盡全力、認真執著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外界看法、不算計名利收穫,就這樣單純熱誠地生活著。


超脫宗教的藩籬,我不知道這樣和世俗主流背道而馳的精神,到底能感動多少人,但至少,曾對「愛台灣」這三個字冷感的我,是真真正正地被深切打動了。


看著這群白冷會教士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熟悉與熱愛,我這個反向從海角飄盪到天邊的異鄉人,竟只能帶著遠遠望其項背的愧疚心情,不能自已地沉溺在作者以相機凝結的無數個精采瞬間,和一段段平鋪直述卻難掩厚實情感的真誠文字裡:


“這群鼻子尖挺金髮碧眼的阿凸仔並非不想念瑞士的家鄉,可是只要你有機會遇見他們,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台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而台東縱谷更是台灣最漂亮的所在。」”


 

“春天時,他知道何處可以賞梅;秋夜裡,他知道何處可以觀星,就連觀看台東飛機起降的地點,他都知道。”



“我問老神父是否想回法國,他受到驚嚇般答道:「不不,我死也不回去了,那地方全變了,除了一個老妹妹,什麼親人都沒有了,我已經是中國人了,要死就死在自己的地方。」”


 



紅塵紛擾,終成翼下之風


我特別鍾愛作者在書中所蒐集的珍貴攝影作品,以及在作品旁編配的點題文字。靈活精鍊的幾行敘述,精準捕捉的色調與神情,舉重若輕地把一個個性格獨特、迂迴轉折的人生經歷,濃縮快遞到讀者眼前。



即使面容各異、個性迥然,一雙雙在年邁時卻越復清澈的眼神,漾著孩童般純真神采的靈魂,是這些鏡頭下的「老家人」們最大的共同特徵。

 


在書中讓我收穫良多的,除了一段段以生命付出、讓人動容的真實小故事之外,還有作者在寫作時不過度美化筆下的主角、不刻意隱惡揚善、冷靜旁觀的紀實手法,充分顯現出創作者不譁眾取寵的高尚情懷。


作者鏡頭下這群「來到故鄉的異鄉人」,也是凡人。他們也有對死亡的恐懼驚疑、也曾有對世界對同儕的怨憎不滿。在某段敘述裡,更完整地呈現出人性軟弱和光明的對比:


“我邀請一位神父朋友觀看其中幾張照片,當他看到一位與他同修會卻相交甚惡的神父時,突然哭泣起來,不能自己。「我不喜歡這個人,我沒辦法喜歡他!但你照片中的那個人,那麼溫柔,那麼動人。我跟這個人同在一個團體生活多年,卻從未看出他這一面?」”


另一段回顧專題創作過程時的自省,恰巧為這故事做了巧妙的雙向註解:


多年後,當我重新檢視其中幾位不為人知的修道人照片,這才驚覺:我曾與基督相遇,卻從未認出他來。

 


又驚又喜地讀著作者在書中,一路跌跌撞撞,邊創作邊尋找信仰意義的真實剖白,竟讓多年來在信仰上一路顛跛、一樣不懂得謙遜與服從道理的我,失笑啞然。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閱讀的當下,腦海中突然浮現起哥林多後書一章四節的經句。


曾經如履薄冰地遊走在放棄信仰的邊緣,曾經在痛楚中流淚迷失,曾經大放厥詞地詢問天父許多無法理解和不願服從的教導,卻也一次一次地,在愛裡,因著祂的牽引而迷途知返。


很靜很深的夜裡,澎湃的心潮,隨著海洋深處傳來由弱轉強的幸福鐘聲慢慢平復。

Bette Miderler那首「翼下之風」的旋律,讓我想起了作者在前言中,一段直擲內心的文字:


無法以世俗標準衡量的內在信仰,才是讓人珍惜生命、積極生活下去的最大動力吧?我對信仰的探索,將在有生之年,日以繼夜,永不止息。


讀完「海岸山脈的瑞士人」,心中滿是感動與感謝。


如水沁涼的月夜,我看見,祂微笑屏息,一如往常地,把所有的耐心溫暖,輕柔灌注在迎面拂來的和風裡,掠過心底,一陣溫柔輕語:


過去現在直到永遠,我的愛,日以繼夜,永不止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