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宇筑
蕁麻疹,中醫稱之為風疹塊或癮疹,是一種來得快去得快的極度搔癢性皮膚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皮膚的突然腫脹是因為血管突然擴張,組織液滲透加上局部發炎所造成的,所以又稱為「神經血管性水腫」,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但若不幸發生於喉嚨,那就比較麻煩了,可能會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蕁麻疹也不全部可迅速消退,因為臨床上有急性與慢性兩種情況。急性蕁麻疹占大多數,引發的原因最主要是體質因素,體內的免疫系統對過敏物質產生反應,當吃到或接觸到這些特定東西,皮膚就會有過敏反應使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發生蕁麻疹。急性蕁麻疹是突然發生,但也會迅速消退,在數小時或數日內痊癒。
引起蕁麻疹的過敏原,與哮喘一樣,也是非常的多,如花粉、灰塵、蟲咬、寵物毛髮及皮屑或黴菌等都可能使特殊體質者產生蕁麻疹,其他還有寄生蟲、細菌、病毒的感染或一些內在疾病如膠原病、惡性腫瘤等。治療急性蕁麻疹,不需花費太大力氣,西醫就是用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一下子就好了;發作時有的臉腫得像氣球一樣,口唇腫的像小丑的花嘴,但數小時後就像洩了氣的皮球,慢慢消下去了。中醫治療就是利用疏風清熱的方法消退風疹塊,清熱常用石膏、知母、黃芩、紫花地丁等,疏風藥常用蟬蛻、防風、荊芥穗等,另外再加一點利水藥,如地膚子等,幫助腫塊消退。
如果風疹塊持續搔癢發作超過六星期,就稱為「慢性蕁麻疹」,病情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有些人每隔一段時間就發作一次,時間都比較久,給患者帶來相當大的困擾。西醫認為慢性蕁麻疹是過敏,自然是找不著原因的,即使做皮膚過敏試驗,也沒法真正預測到過敏的確切物質。因是慢性,還可以查一查身體其他方面的問題,如CBC、total eosinophil count、IgE、ESR、肝功能等,再看看有無其他慢性感染,如齲齒、泌尿道發炎、陰道炎、肝炎或消化道潰瘍、腳癬等,把這些慢性問題解決後,對慢性蕁麻疹的緩解也是很有幫助。
蕁麻疹在中醫眼光來看,也不完全是熱症,也有些是寒症、虛證,所以在古代就把癮疹分為赤疹與白疹兩類,也把蕁麻疹取名為赤白游風。風熱型蕁麻疹,風疹塊是紅色的,遇熱加劇,夏天比冬天症狀明顯,治療上要疏風清熱;風寒型蕁麻疹,風疹塊是白色的,遇冷或吹冷風加劇,冬天比夏天嚴重,治療上要養血祛風散寒,要常用的是溫熱藥,如當歸、桂枝、麻黃等,臨床上常用「當歸飲子」,以四物湯加入祛風益氣藥,改善血虛血燥的寒症搔癢。為何在搔癢的症狀中,中醫特別注重補血、養血呢?因為中醫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搔癢就是風,養血就可以讓寒症搔癢消去大部,成為中醫治療搔癢的一大特色。
有些人的皮膚不但風疹搔癢隱隱,還口乾、口苦,食慾不振,怕熱倦怠,舌苔厚厚黏黏的,這是屬於常為溼熱症,這種人風疹塊常在身體下半部特別多,皮膚搔抓顯得特別髒,此時可用甘露消毒丹、防風通聖散等。
蕁麻疹不時發作,可以將病發前的食物記錄一下,再用簡單的食物代替,經過兩、三週沒有發作後,再加上其他食物,陸續加入食物的過程,就可能會發現引發蕁麻疹的食物為何。一般竹筍、芒果、鴨肉、蝦子等能免則免,因為這些較容易造成過敏。
有些蕁麻疹的發生與過敏原是沒有關係的,如在運動、流汗、高溫的環境、情緒緊張、洗熱水澡時出現的蕁麻疹,這些稱為膽素型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或合併有焦慮症的人身上出現,成因與控制身體血壓與心跳等功能的神經系統釋放出來的某些化學物質有關。皮膚劃紋症是在搔刮畫過之處產生蕁麻疹,有些人在皮膚壓迫處也可產生蕁麻疹。不論這些蕁麻疹發生原因如何,西醫首先都是用抗組織胺控制;中醫治療相對來說都是調整體質,在體質陰陽平衡的狀態下,這些過敏性蕁麻疹的發生都有可能消失。
蕁麻疹患者一定要戒菸、酒,飲食以清淡為宜,搔抓能免則免,有些如洗熱水澡、緊身衣褲、戴項鍊、激烈運動、電暖器取暖等等,都要小心,如有發生蕁麻疹,都應該儘量避免。小心注意加上細心保養,症狀可以得到最大的改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