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斯從實務工作中發現,有些人的婚姻生活出現不明噪音,卻仍不願尋求專業協助。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統計,有將近一半的婚姻需好好清理;頭一次婚姻中,有45%以離婚收場,再婚的比例逐漸增加。


「不愉快的婚姻關係有害健康,」精神治療師克朗博士提醒,不良的親密關係經常是生活壓力的重要來源。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身心症狀反應,像是消化不良、過敏、高血壓、失眠、偏頭痛、胃潰瘍、便秘和腹瀉。


除了這些生理症狀,長久下來,也會危及自信、自尊和安全感,甚至覺得自我沒有價值。


凱特斯認為,想擁有健康的婚姻須靠平時「保養」,他提出幾點做法:


1.認真傾聽


「婚姻中最大的抱怨是,覺得對方不傾聽自己的聲音,」凱特斯提醒,當你老覺得都是對方的錯,不願聽聽對方說些什麼時,「這形同自掘洞穴,埋葬婚姻。」


2.說出你的感覺


凱特斯建議,將問題或抱怨導向具建設性的討論,多使用「我現在感覺……」,少用「你從來沒有……」。


失敗的婚姻關係經常是不願意或無法說出自己的沮喪,並且不知該如何改善情況。


「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兩人躺在床上,直盯電視螢幕,彼此都有心事卻不知如何開口討論?」


3.尋找折衷之道


花些心思找出解決問題的折衷方法,以免生活中的小摩擦,變成衝突。


例如一個愛看動作影片,另一個喜歡浪漫喜劇片,不妨花點時間找包括這兩種元素的電影,或先尋求共識,將日常生活的衝突減到最低。


4.不妨回想一下,當初他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找回迸出愛情的源頭,婚姻會多一些光澤。


5.製造相處的時間


忙碌是婚姻頭號殺手,凱特斯認為,製造共處的時光很重要,每週約定某個時間相聚,時間不必太長,這種「彼此與共」的感覺有助維繫親密關係。


6.挪出特定時間解決衝突


夫妻吵架時,常會聽到「現在沒空跟你說這些」


找個特定的時間解決衝突是可行之道,你可以回答對方:「你何時想談談?等我回家後如何?等把媽媽接走後的週末下午如何?」


7.給些小驚喜


不經意留在桌上的字條、擺顆小糖果在她的皮包裡、租支對方一直想看卻沒空去找的錄影帶,花不了多少錢的舉動,卻可能適時地修補婚姻關係。


8.婚姻也要作計劃


工作有所謂生涯規劃,婚姻也要。一起計劃週末做什麼,年底去哪裡度年假,退休後要住哪裡,怎麼生活,何時重新裝潢屋子等等。都能讓婚姻有理由走得更遠更穩。


(取材自《Women’sHealth》與《HealthAtoZ》)



box 短波



.聰明與用功,哪一個有助學習?


研究發現,用功比聰明重要。如果大學生平日有規律的小考,則在期中和期末考試的時候,成績會提高24%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一位教育心理學教授認為,與其教學生怎麼學習,不如刺激他們的唸書動機。於是這教授用相同的教材架構和授課內容,在第一個班級每週測驗一次,第二個班每週指定家庭作業,第三個班則是什麼都沒有做。最後統計並比較三個班的期中考和期末考成績。結果第一個班比第二個班高9%,比第三個班高24%。


.頻繁的測驗有助於學習


學生的反應有褒有貶。有的認為,測驗太多會讓他們覺得有壓力,反而比較喜歡做家庭作業;而且學生不喜歡常常因小考而切割了課程,使得整體的學習成果打折扣。但也有許多學生覺得測驗多一些是好的,因為他們必須複習課堂上吸收到的資訊,而不是被動地去找參考書的答案,連帶地,因為怕錯過重點,學生們得乖乖去上課,課堂參與率也增加了。(張曉卉整理)



.年紀愈長愈快樂


許多青少年總覺得沒人了解自己,青春期的苦澀鬱卒永無止境,快樂似乎一輩子與自己絕緣。其實不然,根據美國心理學會《心理與老化》期刊的一個研究指出,心理會隨著年歲漸增而更健康,年齡愈大,適應能力愈強。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長期追蹤236人將近半世紀,在這些人14、18、30、40、50和62歲時,利用訪談和各種心理評估量表去測量他們的心理健康情形,結果發現,從30歲開始,心理健康就趨於穩定,人會變得比較有生命力、有同情心,人際關係也比較好。


研究人員也提醒人們,雖然人的心理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更健康,但及早發現問題並提供社會支持,對成年期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張曉卉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