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感,是一相情願的副產品 你的失望, 通常來自你的奢望。 ——佚名 有個作家非常有名,且對母親十分孝順, 母親為此感到萬分光榮。 每當有人問這位母親: “你是用了什麼方法,才教出一個名作家?” 她就會滔滔不絕,說個沒完沒了。 “我從小就規定他每天都要看一本書, 當時他還覺得壓力大呢!現在他可知道了!” “他小學時就被我送去上作文班,蹺課還被我打! 現在他可知道了!” “我總是親自修改他的作文,寫不好就叫他重寫, 那時候他還不情願呢!現在他可知道了!” 某天,母親得知兒子要舉行一場演講, 講題是“如何促進孩子的寫作能力”。 她想給兒子一個驚喜,就偷偷跑到演講會場, 低著頭躲在聽講的人群裡。 演講開始了,說著說著, 作家準備開始分享他小時候受到的寫作教育。 母親洋洋得意,認為孩子一定會深深感謝她。 不料,講台上的作家卻說: “小時候,母親規定我每天都要看一本書, 我照做了,但其實只是捧著書,根本沒看進去。” “我被送去上作文課,但老師規定我一定要怎麼寫, 一點樂趣也沒有。” “母親覺得我作文寫得不好,就要我一遍又一遍重寫, 讓寫作文成為最痛苦的事。” 最後作家的結論是: “所有希望孩子寫好作文的父母,請千萬不要逼孩子, 這樣只會讓孩子將寫作視為畏途。” 母親聽了氣得七竅生煙,氣沖沖地走了。 做兒子的不知道母親為什么生氣, 每天仍舊噓寒問暖,但母親毫不領情。 她四處跟人哭訴: “我那個孝順的兒子,怎麼不見了?” 其實她從來沒有失去一個孝順的兒子, 她只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相情願,因而惱羞成怒。 人生中遇到的一些人,會讓我們產生 “我對你這麼好,為什麼你一點也不領情”的感覺。 尤其是家人、情侶之間,最容易發生這種狀況。 因此我們沮喪難過,生氣憤怒, 到最後產生嚴重的失落感。 但這究竟是真正的“失落”, 還是我們自己塑造出來的假象呢? 如同故事中的母親,她的出發點當然是為了兒子, 但她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肯正視對方真實的感受, 不肯承認自己的一相情願,其實她那孝順的兒子仍在, 而且沒有任何改變。 對別人付出之前,我們必須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 法律沒有規定“我對你好,你就一定要對我好”。 如果對方有善意回應,當然很棒, 但如果對方不接受自己的好意,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你認為好的, 未必是別人覺得好的,也未必是別人需要的。 想法一轉,我們就可以免除很多“失落感”的折磨。 本文摘錄自:《就算失去一切,我也要勇敢活下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