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我們固執的觀念,有時也應稍作改變........
  
子女是家庭的過客
  
在少子化的時代的另一種思維 ...
  
子女是家庭的過客 。
  
今天在飛機上看到一個斗大的報導
~~"郭泰源六連敗~~張瓊姿 沒有一通關心電話~~"
  
原因是---張瓊姿心思都放在小孩身上。唉~~~是對~是錯~
  
 
子女只是家庭的過客,夫妻才是家庭的歸人。非常中肯的文章很有道理。不要讓甜
蜜的負擔變成沉重的負擔。
  
 
現代的小家庭,家庭重心未必是夫妻,許多小家庭的家庭重心是子女。
  
 
中國人一向有犧牲這一代,成就下一代的偉大精神,但結果往往是這一代確實是被
犧牲了,但並沒有成就下一代,反而傷害夫妻原本應該培養出來的默契與親密角色。
  
 
子女需要被照顧,需要被教育,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但決不能取代夫妻成為家庭
的重心。
  
 
許多夫妻都不會承認子女是家庭的重心,但仔細想想有多少夫妻不是有了孩子之後,
就從來沒有兩個人一起去看過一埸電影,反而一起陪孩子看孩子決定的片子機會倒
不少。
  
夫妻從孩子落地就不再是家庭的重心了。
  
子女只是家庭的過客,夫妻才是家庭的歸人。
  
 
既然子女只是家庭的過客,就沒有理由要成為家庭的重心,否則曲終人散,客人走
了,做主人的情何以堪。
  
 
子女在父母身邊的日子,平均不到夫妻相處時間的一半,實在沒有取代夫妻成為家
庭重心的理由。
  
現代的子女,絕大部份都處於被過 份關心,被過度照顧、擁有過度豐富的物質,
但成為一個獨立健全的人所需要具備的負責、合作能力,卻嚴重不足。
  
 
長期處於家庭重心,被關心照顧備至的地位,造成子女知識有餘常識不足,
聰明有餘常識不足,IQ有餘EQ不足,機巧有餘厚道不足。
  
 
將子女置於家庭重心,其實是愛之適足於害之,而且夫妻本身也同受其害。
  
  
一個以夫妻為重心的家庭,不會只在意子女的學習,而忽略了夫妻也應繼續學習;
不會只在意子女的情緒,而忽略了夫妻雙方的情緒;不會永無止盡的讓子女介入夫
妻的生活;不會只愛子女不愛太太或先生。
  
以子女為重的家庭,夫妻間很難存在高品質的愛情。
  
 
夫妻間要好好相愛,請先將子女這個愛情的第三者,請到第二線。
  
  
  
《婚前婚後》愛情隨時間定義
  
 
當我們感覺愛情褪色或是消失的時候,先不要沮喪,先讓我們想想我們褪色或消失
的愛情,到底是怎麼樣的愛情。
  
 
我們心中浮現的愛情,必然是熱戀時的卿卿我我、濃情蜜意。
  
 
「少年夫妻老來伴」愛情會隨著婚姻的開始、子女的出現、年齡的增長而改變。
  
婚前婚後對於愛情的定義,應該要有所調整。
  
 
婚前愛情產生的因素,都有其時間的侷限與不確定性,所以根本無法配合確定而長
時間的婚姻關係。
  
 
婚後愛情的產生要靠另一套因素:照顧自己並對家庭付出的能力與意願、合諧相處
的能力。
  
 
自我長成與促進配合對方成長的能力、扮演親職的能力,如果這些因素都俱備了,
婚後的愛情沒有理由不產生。
  
 
婚姻生活是硬碰硬的,錢要有人賺、家要有人理、子女要有人教。
  
 
能照顧自己、關心家人、照顧孩子又不忘自我充實的伴侶,就是最適合婚姻生活的
伴侶,這樣的伴侶已經值得G萬分去愛了。人不一定隨年齡而成長,但一定隨年
齡而改變,自己變了,伴侶變了,對愛情的定義也該變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