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清晨六到八點,是缺血性心臟病、癌症、肺原性心臟病等嚴重疾病引起患者死亡的高峰期;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肝臟進入休息階段,精力開始下降,容易出現疲倦感;下午六到八點,血壓開始升高,情緒不穩定。這說明了人體會隨著生物節奏的改變而變化,以上「三間」是人體進行自我保健的關鍵時刻。因此,科學地利用好「三間」,對於保護身心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早間養生重在「練」

我國古代養生學家都主張早起,但現代生活夜間普遍晚睡,不宜起得過早,一般在六點左右起床為宜。

醒來後不要急於起床,也不要匆匆忙忙地穿衣、洗漱、吃飯……,避免使安睡一宿的身體難以適應,影響體內各重要器官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的正常調節功能。正確的做法是:起床前先伸個懶腰,花十五到二十分鐘做一套自編的床上保健操,疏通全身血氣。

起來後的第一件事應該吐故納新,即養成清晨大、小便的良好習慣。然後開窗換氣,將室內的「汙穢之氣」盡快地排出去,換入室外的新鮮空氣。

做完這些後,記得喝一大杯涼白開水,少吃點主食,再投入晨練。早餐粗細糧搭配,吃點雞蛋、牛奶,八成飽,有利於健康。

午間養生重在「休」

午間不管多忙,都應該休息一會兒,即使只是打個盹兒也好。研究顯示,午睡有助於提高大腦效率,增強注意力,還可幫助人們補充睡眠,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提高午後的工作效率。

健康的午睡以十五到三十分鐘最恰當,最長也不要超過三十分鐘。因為睡多了以後,人會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醒來後就會感到更加困倦。此外,還要控制入睡的時間,最好在飯後二十分鐘再休息。午睡之後要慢慢起來,可以用冷水洗個臉,喚醒身體,使其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

晚間養生重在「鬆」

晚間是一天中最有餘暇的時間。營造出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利。專家提醒,晚餐不宜吃得過於豐盛,應盡量減少油膩的食物,來點「粗糧」更有益健康。粗糧中富含高纖維素,對預防腸癌和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效果;此外,粗糧可以有效防止便秘,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有很好的效果。還要注意的是,在餐桌上不要講不愉快的話題,以免影響進餐情緒。之後,可以到外面散步,或從事一些自己喜愛的活動。

睡得好是晚間保健的重點,對健康至關重要。入睡前,用溫水泡泡腳,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環,還有催眠作用,提高睡眠品質。◇


摘錄自《去病書──不生病的養生方式》,現代人類45%的疾病和60%的死因都與生活方式有關,這充分說明我們的健康,正面臨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嚴重威脅!因此,最應該關注、最簡便易行的是,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採納正確的養生方式。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