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康健雜誌179期
作者:李宜芸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見的腳部疾患,教你如何預防與治療,向足跟痛說bye-bye。
50歲的林媽媽每天早上起床,腳一踩地,足跟就出現劇烈的刺痛感,走了十多分鐘後才逐漸緩解。最近她在辦公室坐久了,一站起來腳也開始痛。醫生說,她得了「足底筋膜炎」。她心想,我每個週末努力地爬山、慢跑維持運動量,怎麼會得足底筋膜炎呢?
我們的腳骨相當精密且強壯,小小一隻腳就有26塊骨頭,除了腳掌與腳趾的蹠骨與趾骨外,腳踝處還有距骨、舟狀骨、骰骨、楔狀骨、跟骨等等,為了固定這些骨頭,骨頭間有一百多條如粽子綁繩般的韌帶把這些骨頭牢牢繫住。除了韌帶外,需要靠一條「脛後肌腱」,從小腿後側延伸到腳內側來支撐起足弓;足底還有個扇形的結締纖維組織——筋膜,從跟骨延伸到五個腳趾,像「漁網」般撈住這些骨頭,在走路時,會隨著步伐一張一弛。這片足底筋膜就像是人體的天然避震器,承受我們全身的重量並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
足底筋膜炎會發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退化,」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直白地說。年輕時,足底筋膜因為有強壯的韌帶、肌腱協助,不需要花太多力氣在支撐腳,然而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各部位逐漸退化,韌帶、肌腱也不例外。此時正常使用,或許不致造成足底筋膜的傷害,但若體重過重、使用不當,如時常走凹凸不平的路面、愛踩公園的健康步道、爬坡、慢跑……等等都會導致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不斷耗損、鬆掉,最後就只剩足底筋膜來支撐身體重量。
鍾佩珍觀察足底筋膜炎病患一脫掉鞋、襪站著時,可以看到這些病患的足弓塌陷、變形,主因是脛後肌腱失去支撐功能,形成了內轉足(或稱內旋足),「整個結構塌了下來,就更會拉扯到足底筋膜,」鍾佩珍說。
但有些病患因為天生足部結構的瑕疵、重量分配不均,如高弓足的病患因為結構拱起,會先傷到關節;扁平足的患者則是缺乏足弓,結構往內傾斜,最後都會傷到足底筋膜,也容易出現足底筋膜炎。
「下床腳跟痛」是診斷指標
當足底筋膜炎發生後,病人最典型的主訴就是「一下床,腳跟就痛得受不了!」,這也是醫生鑑別診斷的指標。
康寧醫院骨科主任李文吉說明,因為人體60%的負重,須靠兩腳跟骨承受,每天走路跑跳,在跟骨與筋膜交界處,或稱接骨點,容易有撕裂傷。一般小撕裂傷,在休息、睡覺時「纖維母細胞」會幫忙修復好,但當撕裂傷不斷、好不起來成了慢性發炎後,足底筋膜逐漸纖維化,血液循環變差,纖維母細胞就愈難進入受傷區域修補組織。
也因此只要是一段時間不用腳,如睡覺、久坐,要起身踩地時,正在慢性發炎、彈性已變差的筋膜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張力,足跟就會有撕裂的痛感,李文吉形容,「就像是未癒合的傷口被粗手粗腳的揭開紗布」,需要過一段時間疼痛才會減輕。李文吉說,在檢查病患時,他會用原子筆蓋端去按壓、檢查病患的痛點,通常痛點會在足跟近內緣處;再來會請病患照X光確診,健康的足底筋膜會呈現完整清晰的弧線,若是典型的足底筋膜炎,因為病灶不斷發炎,或呈現水腫,X光會看不出弧線,再對照上述按壓的痛點,即可判斷是否為足底筋膜炎。
李文吉強調,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因為年齡較大,在X光圖中,跟骨處易出現骨刺的退化現象,但骨刺並非足底筋膜炎的原因,拿掉骨刺並無益於改善足底筋膜炎的疼痛。
九成接受保守治療可好轉
雖然痛起來很難受,甚至有人治療很久卻不見好轉,但好消息是,鍾佩珍很有信心地說,只要耐心治療,九成的足底筋膜炎患者經過保守治療就可以有很大的改善。
重點得找出導致足底筋膜炎的不當生活習慣,並改掉它。「這些足底筋膜炎的患者絕對有使用不當,」鍾佩珍語調提高地說,因為太多病患沒有察覺到身體已退化的事實,仍愛爬山、慢跑、習慣扛重物……等等,都可能讓足底筋膜受傷,「很多病患只痛一邊覺得沒事,繼續硬撐,反倒為了避開疼痛,另一隻腳負擔加重,來看病時已經兩隻腳都有足底筋膜炎了,」鍾佩珍搖頭。
若出現足底筋膜炎症狀,最先要做的就是休息,不搬重物、不久走、停止爬山、慢跑等運動。其他保守治療有以下方法:
■藥物治療: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注射類固醇。鍾佩珍說,很多病患排斥吃藥,改用奇怪姿勢去躲掉疼痛,反倒會延伸出其他傷害。吃藥會讓病患減輕疼痛,但不會忘記疼痛,可以時時提醒讓腳休息。
有些醫生會幫病患施打類固醇,但鍾佩珍說,過去她也會幫病患打針,但一打類固醇,痛感會迅速消失,病患容易忘記傷還在,持續磨損足底筋膜,病情反而惡化。
■物理治療。包括超音波、短波,這兩種工具都是藉由物理產生熱能幫助組織再生。
■足底筋膜伸展運動。手扶桌緣,弓箭步,慢慢身體往前傾,後足跟不離地,維持5~10秒,每天2~3次。或是製作一個三角形箱子,高度約10公分,斜邊長大於自己的腳長,放在牆邊。扶牆,站上斜邊,維持5~10秒,重複5~10次,以伸展足底筋膜。
■量身訂做鞋墊。許多病患的腳部結構已經變形,足弓消失,需要量身訂做鞋墊將足弓撐起,避免塌陷的足弓不斷拉扯足底筋膜。
■熱敷。病患在家可以泡泡熱水,藉由熱讓該處血液循環增加。「熱水是最簡單、最易取得的治療方法,大家都可以做到,只是你要不要做,」鍾佩珍說。
■骨震波
對於長期保守治療不見效、多年足底筋膜炎纏身的病患,近年出現的骨震波是可以嘗試的治療方法。
已為近兩千名病患施打過骨震波的李文吉說明,骨震波是從腎臟、膽囊的體外碎石機發展而來,把震波能量聚焦打在筋膜、肌腱慢性發炎或退化的部位,穿透組織的震波能讓該處產生小隙縫或小傷口,卻不會造成侵襲性的傷害,可以幫助微血管進入血液循環不佳的地方,藉此幫忙組織重新癒合、再生。目前的研究顯示,震波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效果很好。
施打完骨震波後,不用住院,但病患足跟不能過度負重,讓組織有再生機會。震波效果並不立即,依病患狀況,多數的人約在4~6週後可以改善疼痛的情形。
不過骨震波目前仍屬自費項目,且骨震波有不同機型,依照不同的機型,施打的次數與費用皆不同,目前有須施打三次的療程、每次自費2000~3000元的震波,也有只須施打一次、自費9000元的機種,病患應與醫生詳細討論,依自己的病情與經濟能力選擇。
李文吉的經驗,施打骨震波的患者有九成以上可以獲得改善,少部份因為體質、施打骨震波時定位不準或恢復不理想等原因施打多次仍未見好轉,則需要考慮疼痛並非足底筋膜炎造成的。
李文吉曾收治一名在其他醫院施打過三次骨震波卻未見好轉的30歲男性病患,因為病患仍很年輕,且無典型足底筋膜炎下床踩地腳跟痛的症狀,主訴是走久了才會痛,李文吉懷疑並非足底筋膜炎,經過檢查後決定開刀,才發現是跟骨與足底筋膜之間長了血管瘤,只要走久了,血管瘤就會腫脹,出現疼痛。在拿掉血管瘤後,病患的足跟疼痛也就跟著消失了。
其他如足踝三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跟骨的應力性骨折、足底蹠肌肌炎、足付骨隧道症、或神經纖維瘤、甚至肌肉層脂肪瘤…,也有可能導致足底疼痛,也因此醫生需要詳細的鑑別診斷才能確定是否為足底筋膜炎,再給予適當的治療。
■內視鏡筋膜切開術
除了骨震波外,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也可嘗試內視鏡筋膜切開術,在腳底跟骨處、或是從腳底側面開刀進去,從內視鏡去觀察筋膜的樣子,確定並非血管瘤、脂肪瘤、神經纖維瘤等腫瘤引起的疼痛後,且筋膜纖維化嚴重時,可以特殊刀刃在筋膜橫向劃開,目的並非切斷筋膜,而是把筋膜放鬆,李文吉說明。
鍾佩珍提醒,若真需要開刀一定要多諮詢不同醫生,確定只能開刀處理時再開刀。
正視老化,慎選運動
治療足底筋膜炎,病患必須正視自己老化的事實。「每個人都會老化,」鍾佩珍直言,40歲開始就要慎選運動,生病了就要調整生活習慣,「我可以幫你把破掉的鏡子修好,維持生活上的需求,但裂痕一定還在,你若不小心用,還是會裂開(復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