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02

 康健雜誌99期

  • 作者:李秉穎

 

最近有位名人疑似罹患心肌炎,雖然後來證實並非心肌炎,但已引來許多相關報導,讓大家重視這種偶發的嚴重疾病。 

如果要票選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前三名應該是腦部心臟腎臟。所以當人體發生休克等危急狀況時,本能的調控機制會讓血流優先供應這三個器官。

說起來,心臟是一個最辛苦的器官。自從生命誕生之後,它就得不停地跳動,令人好奇心臟肌肉為何都不會累?心肌炎讓心臟無法正常跳動,其幫浦功能馬上停止,就好像把一個機器的電源關掉,生命馬上會陷入黑暗中。

心肌炎的原因與症狀

 

腸病毒是引起心肌炎最常見的原因,尤其是B型克沙奇病毒。除此之外,黴漿菌、流感等許多微生物,偶爾也可導致心肌炎。

心臟功能受損的時候,人體可以忍受的運動量降低,所以稍微從事耗力的工作,例如爬個兩、三層樓,就會喘個不停。如前所述,血液供應不足的時候,身體會以腦、心、腎等器官為優先供血對象,其他臟器的血管則自行收縮以減少血流,所以病人會出現臉色蒼白、冒冷汗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現象。

此外,控制心臟跳動的傳導電路也常受到影響,所以病人可能有心跳不規則的感覺。其他可能出現的症狀還包括胸痛、嘔吐等。

上述心肌炎症狀,有時看來沒什麼特別。例如爬樓梯會喘,會被誤為是感冒後身體比較「虛」;全身無力、臉色蒼白,也可能被誤為工作太勞累;噁心、嘔吐,可能被當做腸胃炎。

無論病人或家屬,都必須注意這些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特別的症狀,有可能是嚴重心肌炎的前兆。一個要點是所有看似感冒的疾病,在未經醫師診治之前,都不可隨意視之為普通感冒。尤其爬樓梯會喘、心臟亂跳、呼吸急促、持續嘔吐、意識異常等現象,均屬危險病徵。一旦出現這類症狀,必須馬上送醫診治。

 

有一陣子,健保局為了節省醫療支出,鼓勵大家感冒如果沒有合併嚴重病徵,就不一定要看醫生,這是很危險的建議。沒有醫療專業訓練的一般民眾,常常無法了解感冒病症的意涵,更無從分辨什麼是不危險的感冒。兒科常見的例子是把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性疾病當成感冒,結果小孩吃了幾個月藥還無法改善。

更嚴重的是,「感冒」不看醫生,就無法判斷有沒有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需要特殊治療的併發症,也可能把心肌炎這類嚴重疾病忽略了。

2005年曾有一位22歲年輕人,在「感冒」持續發燒兩週以後開始喘起來,還跟朋友出遊而沒去看醫師。隔天因為喘得太厲害,到醫院住入加護病房,一天之內就因為呼吸衰竭死亡,後來的檢驗結果發現有B型流感併發肺炎。此一病例的經驗,明確告訴我們「感冒」對於人類的威脅是沒有年齡限制的。

「感冒」必須看對醫生

 

分辨感冒與其他疾病,牽涉到專業知識與訓練。負責醫師如果沒有兒科專業知識、又沒有做仔細檢查,有時會延誤治療時機而產生嚴重後果。台灣有些心肌炎引起的醫療糾紛,常因診治醫師沒有做心臟部位的聽診也不具備專業知識,而必須承擔醫療疏失的責任。

台灣民眾感冒的時候,常喜歡去洗喉嚨。一般民眾並不知道,所有已開發國家都沒有這種洗喉嚨的治療方法。其原因是洗喉嚨並不能加速疾病痊癒,反而有傳染疾病的可能。以兒童而言,生病的時候必須讓兒科專科醫師診治,因為他們受過心臟、肺部聽診的專業訓練,才能正確診斷、即時治療這些有潛在危險的疾病。

 

如果統計台灣的醫療糾紛事件,心肌炎絕對可以排上前幾名。

主要的原因是其發病與惡化過於迅速,一般民眾對於一位原本健康的病患突然死亡,大多無法接受其事實,轉而懷疑並怪罪醫生有疏失。這些事件之中,有些是因為沒有受過兒科或內科專業訓練所導致的問題,有些則是罪及無辜。

包括家屬與法務人員在內,常以最後診斷的認定,而推論先前沒做出診斷的醫師都有醫療疏失之責。但是所有心肌炎、肺炎、腦炎等各式各樣併發症,都是在感染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生的,沒有任何一人有資格可在事後隨意認定剛開始出現症狀的時候,病患就已經有心肌炎、肺炎、腦炎等嚴重疾病。以前述B型流感併發肺炎的個案為例,肺炎明顯地是在流感發病兩週後才出現。

去年年底有一則新聞提到,中部某醫學中心兩年前曾有一位心肌炎死亡案例,檢察官對五位曾經診視過病人的醫師全部提起公訴,認為他們都未能正確診斷。但檢察官如何確定病人心肌炎發病的時間?如果該病患的確在三天前即有心肌炎,應該很難在沒有加護醫療的情形下拖過三天。檢察官主觀且非專業的推斷,只是造成無辜,而非伸張正義,這是大家都應認清的事實。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小兒科副教授、台大醫院小兒部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夢 的頭像
    夢夢

    夢的部落格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