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在佛法的路上,你不能僅以「身」去完成,你必須以「心」去走。

2,鎖在牢獄裡的只是這個身體,不要讓心靈也被鎖住了。

3,我們僅祇是這具身體的住客,就如在這個講堂一樣,它並不真的是我們的,我們只不過是暫時的房客。

4,沒有任何人能替你放下,佛法光聽並無法斷除你的疑惑。
唯一能斷除疑惑的方法,就是你親自做,親自放下。

5,佛法是在修行中生起的。
法師只是指出領悟的方法,妳若要進入佛法,必須先讓那佛法進入妳的內心。

6,任何強迫自己平靜下來的嘗試,都是執著和欲望的表現,
反而會阻礙你安定下來。

7,當你做每一件事情時,你必須心裡很明白,很清楚。
當你看清楚時,就不需要去忍或勉強你自己了。
你感到受障礙與有負擔,是因為你不了解這點!

8,禪修的目的不僅在於讓自己平靜,和讓自己脫離憂惱而已,而是要洞見和斷滅使我們無法平靜的原因。

9,修行只是關於心和心的感覺而已,修行不是一樣我們必須去追逐或奮力爭取的東西。
你所要做的,只是試著放下追逐和爭取。

10,隨時隨處關注因緣生起的地方,就是我們能夠開悟,
智慧能夠生起的地方。

11,學習去辨認「欲望」和「需要」的不同。

12,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那裡有混亂,我們透過智慧,那裡就有寧靜。

13,平靜是引發智慧的基礎,而智慧則是平靜的成果。

14,覺知者如實地徹見,而不因變遷的現象而快樂、悲傷。

15,快樂不是我們的歸宿,痛苦不是我們的歸宿,內心的平靜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
如實了解事物的真相,並放下對一切外緣的執著,以一顆不執著的心作為你的依歸。

16,「無常」這真理是世界上最單純的事,卻也是最深遠的。參透了無常,方知一切無礙如常。

17,你必須把持住心,反覆地觀這個苦和不愉快,只是一個不穩定的東西;終究它是無常、苦、無我的。

18,欲望一直存在著,這只是心的一種狀態。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卻沒有執著。

19,沒有人能教你這個真理,只有當「心」親自瞭解時,
它才能滅絕和捨棄執著。

20,如果我們做事只是為了求得回報,它將只會引起痛苦。
修行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放下!

21,即使連定(平靜)都不該去執著。

22,坐禪不是要「得」到什麼東西,只是要「除」去「得到什麼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