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01
- 康健雜誌38期
- 作者:孫曉萍
日本人過年過的是新曆年,所以元月1日的早上,有的忙著打電話拜年,有的全家上神社參拜,有的則在家裡算算收到幾張賀年片。
雖然過年的日子不同,和台灣人類似的是,日本人在過年期間,從年底的忘年會、耶誕會到正月大餐,都不免大吃大喝,過度操勞腸胃一番。
不過,日本人在正月要吃兩種「粥」來整腸健胃的習慣,倒是值得台灣人參考。
七草粥
首先是1月7日早上的「七草粥」,傳統的七草指的是芹菜、薺菜、鼠田草,鵝腸菜、寶蓋草、石龍芮和白蘿蔔。
七草粥起源於中國,在日本古書《日本歲事史》中記載,「正月是小陽之月,七日是小陽之數,調理七種菜,供養生土神(土地公)和父母,有治癒春天的氣病(操勞成疾)、夏天的疫病、秋天的痢病、冬天的黃病的效果。人有三魂七魄,天有七曜(日、月及木、火、土、金、水五行)地上有七草,攝取後可增加魂魄的氣力,延年益壽。總而言之,就是「吃七草粥可去邪防萬病」。
在奈良時代(西元710∼784年),七草指的是七種穀物──米、大麥、小麥、粟、黍、黃豆、紅豆,到了平安時代(西元784∼1184年),才變成象徵迎接春天的七草。原來是宮廷中的餐肴,到了江戶幕府(1597∼1867年),才開始平民化。
七草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菸鹼酸、鈣、鐵,可促進體內糖質、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修復經過暴飲暴食的腸胃,補充礦物質。其中,芹菜有防止便秘和感冒、利尿作用,薺菜防止肝臟病和高血壓,鵝腸菜可止癢消腫,促進母乳的分泌
紅豆粥
另一個粥是在1月15日早上吃的「紅豆粥」,這也是源自中國的風俗,在中國《荊楚歲時記》(6世紀)有如此記載:「冬至之日,測量日影,煮紅豆粥以除疫病,除邪氣,祈求無病消無災。」
1月15日又稱為「小正月」,在京都和大阪的關西地方,稱這一天為「女正月」,意思是這一天是讓從年底忙到年初的家庭婦女稍為休息的「休息日」。
七草粥
材料:米100克、七草少量、鹽
做法:1.米和水1:7。
2.蓋上蓋子,剛開始用大火,沸騰後以小火燉30分鐘。
3.把七草切碎。
4.有些人會放切成小丁的A糬,煮個3∼4分鐘,A糬軟了以後放鹽和七草,蓋上蓋子悶一下。
康健小秘訣:放七草前先放鹽,七草會更顯鮮綠。七草中的一些藥草,可在傳統草藥店買到。
若不方便,一般日本人也會用其他青菜代替,例如茼蒿或青江菜,但都要切碎,不要放多。基本上是白粥上有些綠意點綴。
紅豆粥
材料:1杯米,10杯水,紅豆100克,鹽1小匙
做法:1.紅豆以3倍的水煮30分鐘。
2.在鍋子放米、水、煮好的紅豆,以小火燉煮一小時。
3.最後放進鹽巴。有些人還會放一點切成小丁的白色麻糬。
康健小秘訣:慢慢燉煮,煮的時候不要攪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