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10-09

  • 親子天下特刊


  • 作者:編輯部

 


家庭,是奠定孩子品格的基礎。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挑戰,如何給孩子足夠的愛卻又不放縱,在愛的氛圍中立界線?如何教出有教養、品格好的下一代?



一端是管教過當


小六女學生因為偷錢、逃家等偏差行為,被媽媽「懲罰」:剃了光頭去參加畢業典禮,全校譁然。


經常輔導兒虐個案的家扶中心曾指出,管教失當的家長,往往不是不愛孩子,而是看到孩子發生問題,火氣就來了,著急得「不知道該怎麼去愛?」


另一端卻又是驕寵縱溺。一位國小老師反映,小學生遲到的情形愈來愈嚴重,而且每次小孩遲到,都是家長來道歉,還要幫孩子找藉口圓謊。她曾聽過一位「累犯」最離譜的藉口是:車子被鎖在車庫裡,沒辦法出門......。


長年擔任業餘圍棋比賽評審、長清兒童棋院執行長單家平觀察,圍棋比賽時不乏家長刻意降報棋力參賽,以不誠實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勝率,只為了怕小孩輸棋,影響「信心」。


經常處理問題孩童的台大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高淑芬觀察,溺愛型父母的確愈來愈多。孩子有事鬧到警察局,匆忙趕到現場的父母就說「好啦好啦,你們要多少錢,我很忙,等一下還有事......」發生問題,只想到替孩子「擺平」,沒有想到「教導」,品格也因此難以在家庭中傳承、延續。


權力轉移的世代,父母難為


這一代的父母,生於威權時代。多數沒有在愛、尊重與傾聽的教養環境中長大,不想重蹈自己童年的痛苦,也渴望跟下一代建立更親密、平等的親子關係。因而愈來愈多家長,放棄用過往權威、體罰的方式管教小孩。他們比以往的父母更認真吸收教養知識,懂得同理孩子的需求。只不過,孩子畢竟不如教養書上的案例那樣容易「馴服」。



「我也不想打他,但他就是不聽話,非得我拿出家法才有效,到底該怎麼辦?」一位家有六歲小孩的職業婦女焦慮的說。


中正大學心理系助教陳怡群舉例,有些父母太忙,不願意在小孩身上付出時間。「父母帶了個小惡魔來,希望我們幫他『修理好』,還他一個小天使,」陳怡群提醒,「管教是要花很多時間的。」


大環境改變,家族與社區崩解,最常與孩子為伴的不是左鄰右舍或堂兄表姊,而是網路與電視。


大量暴露的電視和媒體訊息,品質低落,價值混淆。許多家長和老師反映,電視上充滿了任意罵人的談話性節目,與嘲諷失敗者的綜藝節目,我們的孩子,就在這樣的電視價值中被「養大」,怎麼會有同理心?許多調查也顯示:「電視與媒體的不良示範」是當代父母和教師施行品格教育最大的阻礙。


光數算現代小孩會使用的科技,就讓父母頭疼:ipod、手機、電腦遊戲、網路交友,孩子駕馭新科技的能力遠勝於父母。也因此,《時代》雜誌報導歸結,科技對父母與教師權威的削弱「貢獻良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可以有這麼多管道,接觸這麼多資訊,同時擁有分享的能力,與扭曲資訊的能力。當十四歲的孩子能扭曲股市,十九歲的孩子能威脅音樂產業,這代表我們面對了一個巨大的、權力轉移的世代。



面對如此激烈的環境變化,這一世代的父母,卻多數在還未裝備齊全,甚至是還沒有警覺的狀況下,就上了「戰場」,如同拿著木棍打一場核子戰爭。


面對新環境、新挑戰,所有關心孩子品格與價值發展的父母,都需要重新學習新態度與新方法。


不能只有愛,沒有教導


愛是一切關係的源頭,但僅僅有愛是不足夠的。只有愛而沒有教導,會讓孩子缺乏責任感與獨立性,產生被寵壞的下一代。


《正向教養這樣教》一書作者約翰.葛瑞博士強調,給予孩子自由和權利的前提,是父母必須具有制衡的力量,以掌控孩子,並激發孩子的合作意願。「就像一個人想開快車,必須先確定煞車設備是否完善。若沒有規範孩子的行為技巧,就別給孩子過多的自由。」


但缺乏關懷與愛的嚴厲管教,也不會有效果。沒有同理心的威嚇與指責,打罵教育、缺乏讚賞與正向的引導,只會讓孩子更反叛。


研究顯示,教養孩童的歷程中,同時需要父母的溫暖與控制。研究也證實,高度溫暖、高度控制的「民主威權型」父母,對孩子的合理需求有合理回應,同時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對孩子有合理的要求,並提供明確的期待及規則。如此才能培養出有正向社會人格及成就的孩子。


帶著愛的管教,是新一代父母與老師必須要有的「基本知能」,是品格教育的重要基石,幫助孩子得以從他律發展到自律,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主張。專家建議,用愛的管教培養好品格,得先從認識三個教養前提開始:



前提一  傳統價值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學習的歷程


多元複雜的社會樣貌,常讓父母混淆,以為過往的價值再也不適用。其實基本的價值觀,如誠實、同理心、正義感、謙遜、尊重等,乃至於看似八股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些文化裡的「終極價值」並沒有、也不應該改變。道德、信仰與價值,仍然是引領孩子終其一生得以安身立命的「指導綱領」,值得父母殷殷叮囑,時刻看管。


專研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師大教授李琪明強調,隨著時代改變的,不是價值本身,而是傳遞價值的歷程。


過往威權時代的品格教育,父母對子女的教導,就是毋庸置疑的對或錯,不必問為什麼,「反正照我說的做就對了」。


但是民主多元時代的品格與價值教育,不是要培養一個「乖順聽話」的孩子,而是在複雜的環境裡,仍有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即使沒有一個發號施令的「權威者」,仍有內在不被影響的價值主張。這需要透過多元開放的討論歷程啟發同理心與感動,幫助他們建構出「自己的」價值框架,而不是拿東西直接套在他們身上。


譬如從小開始,孩子就可以和父母一起討論家裡的規範,參與制定學校的班級公約。「參與討論」讓孩子把「聽別人的」的無奈,轉變成「我覺得這樣很好」的積極。


前提二    讓孩子學會為自我選擇「負責」,而不只「責備」



孩子可以從小就開始做選擇,並且學會為自己選擇的後果「負責任」。即使再小的孩子,也可以開始做一些小小的決定和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刺激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培養「我能」的勝任感。


例如,兄妹吵架起爭執,與其叫他們「不要吵」或責備處罰,不如問他們「覺得應該怎麼處理?」


愛的管教強調,孩子做錯事正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父母可以運用開放式的提問,教孩子從錯誤的行為中汲取經驗、學會自己面對問題、釐清問題的癥結、嘗試解決問題的各種技巧、思考出替代行為的方案,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在了解自己。例如,孩子為了搶玩具而一把推開妹妹,可以等孩子冷靜下來時問他:「你當時想要做什麼?」、「現在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如果下次發生同樣問題,有什麼不一樣的做法?」運用開放式問題,跟孩子探討選擇造成的後果,引導孩子把焦點放在尋找解決策略,進而支持他彌補錯誤。


前提三  管教者立場一致,才能事半功倍


父母之間、或是教師與家長,乃至於隔代照護的長輩,對重要的價值主張立場一致,才是品格教養最好的環境。


如果沒有嚴重的「不適任」疑慮,家長不論學歷多高,多麼聰明能幹,為了孩子的品格發展,都不值得和學校「作對」。



儘量與教師站在同一陣線,信任老師的管教與專業,才能讓親師生三方共贏。


透過理性溝通,共同教養者應該對重要的教養原則建立「明確的期待和規則」,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意見分歧,不要讓孩子有機會因父母、隔代、親師間的不和,而使自己得利。


三原則,打造好品格家庭


在上述三個前提基礎下,以下三道原則,更是傳遞家庭品格價值的重要方向。


原則一  每日撥出時間,好好與孩子說話


好的親子對話品質,不僅能聽到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孩子也能從父母的說話方式,學到如何與人好好溝通。知名部落客蔡穎卿,就曾為文提到一幕她在餐廳中看到的情景:小朋友向媽媽告狀「哥哥踢我」,,我母親翻著雜誌,卻連眼皮都沒抬一下的回答:「那又怎樣?」


「我本以為,當父母的會先問問踢人的哥哥,然後再排解兩人的糾紛。沒想到一句:『那又怎樣』卻取代了教養中許多應有的關心,換來短暫的清閒,」她感嘆。


在今年五月十五日的國際家庭日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推動「讓愛上餐桌」的運動,創會理事長蕭慧英指出,相聚用餐,是人際交流的重要平台。「好好共餐,是把家人拉在一起最簡單的儀式,也是孩子認識父母、父母了解孩子的最佳場域,」她指出,家庭教育中家長的「角色典範」,透過坐下來,慢慢吃,好好談,就是最好的交流時機。掌握時機好好與孩子對話,也是激發孩子內在意願的良機。美國具影響力的親職專家施慕禮.巴迪奇便強調,學習如何有效與子女溝通,是父母連結自己與孩子內在意願最重要的橋梁(見六六頁〈聆聽孩子內在的聲音〉)。



原則二  創造與同儕相處的環境


許多品格價值,必須在日復一日與他人相處的經驗中,一點一滴覺察與調整;但在少子化與家庭結構轉變的今天,愈來愈多的孩子缺少這樣的機會與歷練。因此,許多家長透過如童軍團、假日學校等「共學團體」,刻意製造孩子與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合作的機會。


前菁桐國小校長黃菁所辦的假日學校,就是獲得家長信任並託付的團體。每年暑假,黃菁引導孩子自己規劃環島行程,放手讓他們大膽「出走」。許多爸媽不放心,希望能全程或定點陪伴,往往都被他勸退到「至少孩子有表演的那天,父母就不要在旁邊」,讓孩子從團體中真正學習獨立與自律。


黃菁也曾舉辦青少年讀書會,拋出類似「家長在家使用電腦時間都不受限,為什麼卻可以剝奪小孩的電腦使用時間」、「乘坐大眾運輸系統買票都以身高做基準,可是現在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發育得很好身高超過了半票的標準,就必須購買全票,你覺得公平嗎?」等討論公平與否的議題,透過同儕間的討論,培養孩子更寬廣的思考角度。


荒野保護協會創立的「炫蜂團」,也是個很好的團體。


創辦人李偉文便提及,現在的孩子缺乏「生活上的朋友」,但透過團體活動,讓孩子得以認識不同年齡的孩子,而且有「領導與被領導」的機會,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這都將是孩子成長過程的珍貴經驗。



原則三  三步驟,設立合理界線


堪稱「德國育兒寶典」的《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指出,為孩子立界線,必須建立在「賞識孩子」之上,先接受孩子本質,讓孩子看到你的信任後,再用「三階段步驟」,逐步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首先,父母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如指示要正面而明確,與其說「不要大聲尖叫」,不如用「噓!小聲說話」的正面語詞,更容易讓孩子明瞭。也應多利用非語言的肢體溝通,讓說話更具分量,如蹲下來平視孩子眼睛、走到孩子身邊再開口說話,或輕輕搭著孩子肩膀等,都有加分效果。


接下來,就進入言出必行、說到做到階段。如設定行為的「自然後果」,而且「罪行」與「後果」之間最好有直接關聯,讓孩子選擇自己要承擔的後果。如孩子不肯收拾玩具,就得接受「玩具被收到箱子,沒收一星期」的結果,而不是以「取消飯後點心」做為懲罰。當孩子違反規定時,可透過提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確定要讓這個後果發生嗎」,讓孩子學習選擇「遵守規矩」還是「承擔後果」。或換個角度,跟孩子強調你希望的行為將產生哪些正面影響,如「現在動作若快一點,就可以準時到校」。


若經過以上兩階段,仍沒有太大改善,請試著邀請孩子參與「親子約定」的行為改造計畫。當孩子貢獻的點子或建議愈多,就愈願意遵守。如家長可先鎖定希望孩子改變哪種態度或行為,並將情形記錄下來,之後和孩子坐下來冷靜討論,並問孩子是否有改進的建議,一起找方法規範彼此。


不管是按部就班設立界線,或是運用富創意的解決之道,在立界線的過程中,父母需重要了解:「關係重於規則」。


親子間若能保有開放自由的對話,孩子比較不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順利內化規範與好品格的最大前提。與其拿著放大鏡,一一檢視孩子的行為樣態,不如多關心孩子的內心,針對他的努力和進步,給予正面回饋。一句真心讚美、一個鼓勵擁抱、一段親密的相處時光,都比運用技巧來得更有影響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夢夢 的頭像
    夢夢

    夢的部落格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