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當下----------- 親子關係更自在


主講:黃心怡(諮商心理師)


整理:謝蕙蒙


*本文為泰山文化基金會真愛人生講座摘錄


        你有多久沒對你的孩子說"好話"了?有次演講,我問在場家長,在家最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回答"去寫功課"的比例最高,其次為"去洗手"、"今天考得怎麼樣"、"把電視關掉"、"在學校好嗎?"。可是你每天重覆跟他說、無疑就是在不斷的提醒他:他就是你所擔心的那樣----- 不會主動洗手或寫功課,一直在看電視不唸書......。語言是有暗示性的,你越常說的,越想提醒孩子的,往往會變成孩子抗拒或是做不好的事情,強化了他某些不良行為習慣。


       而青少年階段正在慢慢的形成自我形象,是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而建立對自我的看法,也就是"自信"的建立。自我價值感越高的人,他會比較願意嘗試、願意學習,也會比較主動,而自我價值感低的人,最大的特質就是會比較退縮,裹足不前。你每天對他說的話,便是在提醒他目前是個什麼樣的人,未來可能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因此為人父母者不得不留心自己習慣的語言。



***過多負面言詞影響家庭氣氛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脾氣不太好,他的父親一天到晚對他說:"你的脾氣再不改呀,以後會很糟糕。"媽媽也勸他:"你脾氣別這麼差,否則沒人會喜歡你。"加上學校老師提醒他:"這位同學,你脾氣太差了,要自我控制一下。"他的同學也跟著說:"你這人脾氣太差了,我不要跟你玩。"請問,身邊有這麼多人都在"提醒"他,這個孩子的脾氣能變好嗎?不會的,只會越變越差。


         相信你已經發現,每次催促孩子動作要快一點,非但沒有任何效果,孩子反而變得更慢,想叫他幫忙做點家事,總要提醒很多遍,看到他慢條斯理的樣子,很多父母都會想:"算了,別再叫他了,自己做還比較快!"孩子也就樂得輕鬆。


        有些父母聽了仍會疑惑地問:"叫他快都快不了了,不再叫他,他也不見得會變快啊?"問題的癥結在這裡,既然你知道一而再地催他,提醒他都沒有用,為何還要一直重覆說呢?不如想一想如何對孩子說好話,讓他感到回到家心情愉快一點,念書也能比較有效率,而不是老掛著一張臭臉,想到"又要被駡了",或是被"你不可以怎樣怎樣、等負面言詞包圍著,心情便不斷地往下掉,這樣家庭氣氛怎會好起來? 


       一定要說好話嗎?其實,也不是一定要說"好話",而是我們不妨這麼想,一天中能與孩子相處,也就是能講上話的時間,也許才三、五分鐘,這時上班、上學回來,彼此都很累了,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你認為跟孩子在一起做什麼或對他說什麼,是你覺得比較有意義的事?\


      有個孩子曾對我說,他每天都會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在該回家的時間回去,如果比平常早個五分鐘到家,還會讓他覺得"虧"大了,我問他為什麼不願早回家,他說:"黃老師,你沒去過我家,不能體會我的感覺。"那個家,給他感覺是"烏煙瘴氣"的,一回去好像有很多雙眼睛盯著自己瞧,即使他坐在房俚,也感到像芒刺在背,如坐針氈,無法安心地念書。偶爾從房裡走出來五分鐘,只是想上廁所,喝一口水,他媽媽就開始追問:"功課寫了嗎?"或"書念好了嗎?"讓他趕快再鑽回房間去。


      他的話讓人很感慨,想想自己孩子回到家,會是感覺氣氛凝重?還是感覺放鬆的、恨不得想要趕快回去的地方?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論是親子關係還是兩性關係,再親密也應該要適度地"留白",就像觀賞一幅畫,最好的境界就是畫中的"留白",如果畫得太满,完全不留一點空隙,那幅晝必定讓人看起來很有壓迫感、不太舒服,親子關係也是一樣的,給他一點空間,彼此保持一點距離,有時比說什麼更有用。



***親子關係若即若離不需太擔心


        記得幾年前一名青少年找我心理諮商,在傍晚談話快要結束時,他問我晚上要做什麼,那天晚上剛好有一個父母成長團體課程,我就順口問他有沒有建議,可以給這些父母上什麼課,他竟鄭重其事地告訴我:"我覺得你最好教這些父母親,怎樣離我們青少年遠一點!"我聽了當下一楞,後來想想這句話不但有趣,而且還蠻有一點道理的。


        確實在青少年這個階段中,千萬不要奢望你和孩子能夠更親密靠近。尤其是原本在家管斆很嚴格的父母,此時看到孩朰距自己越來越遠了,更容易易感到緊張,於是,是建立在與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有需要時才會跟父母談,與小時候那種形影不離的親子關係的親密有很大的不同。


        他不會覺得你每天煮好吃的飯菜給他吃,就表示你們的關係很好,反而認為真正的親密是:禮拜天全家人約好去戶外活動,到了周六晚上,有個同學打電話來約他第二天去逛街,你能同意他選擇跟朋友去逛街。這並不表示你們的親子關係不夠親密,需是在這個發展階段中,孩子會比較想擁有個人的空間,在這獨立的空問中,他除了念書之外,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如聽聽音樂,與朋友打籃球等。


        有些父母會擔心,我們和孩子之間話這麼少,平時又沒有太多時間講話,會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結果一逮到機會,看到孩子寫完功課,正在看電視或上網,就趕快坐在他旁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他聊,反而讓孩子覺得好不容易有個休息時間,耳根子還不得清淨,未必感謝你的"苦心"。這時,父母最好的作法其實是不要干擾他,只要在旁邊照常做你自己的事,這對孩子來說就是最理想的家庭生活了。


        當有一天,孩子說不想跟你出去吃飯,或是全家計劃出門,他卻想一個人留在家裡,你也不需要太在意或擔心會失去這個孩子,這只是青少年發展階段中一個 過渡現象,並不是永久的"定型",但習慣跟孩子叨唸的父母,到了 過渡現象,並不是永久的"定型",但習慣跟孩子叨唸的父母,到了此一時期勢必將要做個調整,否則講出來的話,很容易被孩子當"耳邊風",甚玉變成"背景音樂",置若罔聞,這才是有點危險的。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還願意跟你出去吃飯,那真值得珍惜的,我們若想要繼續維持這種良好的親子互動,吃飯時最好不要講太多話,尤其是不要讓他或感覺像批鬥大會一樣,不能好好吃個飯,下次就敬而遠之,不願再參加家庭活動了。



***學習放手讓孩子對自己負責


        在親子互動中,我們不單要了解該怎麼對待青春期的孩子,包括跟他說什麼,做什麼,同時也要思考,這些言行對孩子是否有意義?譬如,有個孩子回家時間比平常晚,進了門什麼都沒說,卻擺著一張臭臉直接走回房間去,父母看了非常生氣,衝進房裡駡:"你這人麼態度?晚回家也不打個電話?"劈哩啪啦說了他一頓,下一次,孩子還是照樣晚回家不打電話,相同的戲碼就一直在他家重覆上演著。


        我問他:"犯了錯難道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他說:"會!","那為何不對父母解釋或道歉,卻直接走回房間呢?"他的回答直令人莞爾,他說:"反正他僴一定會追進來問!"在孩子的邏輯中,父母要駡就讓他駡一駡吧,等他們發完脾氣雙方就扯平了,所以他也不會反省自己的行為對不對,該怎麼做比較好。


        假如你也碰到相同的困境,每次都是"追進去,駡一駡",情緒發洩完了,問題卻沒有解決,那麼我建議你趕快換一個方式,不要再追進去,這樣做完全沒有意義,駡完了親子兩方都不愉快,孩子也不會從中獲得任何成長,反而是做父母的你感到挫折。


        有個學生曾告訴我,他媽媽自從上了一些成長課程後,有了很多不一樣的改變,以前總愛追進房間對他嘮叨不休,後來都不會了,有次他犯了錯,賭氣回房間,待了好長一段時間卻不見任何動靜,到了吃晚飯時也沒人叫他,這下他反而覺得怪怪的,不敢再跟父母嘔氣了,趕快自動自發做好該做的事。


        可見親子互動的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的方法已經"老套"了,還沒有搬出來,孩子就知道你準備說什麼,下一步會故什麼,他就好整以暇的等你一樣樣拿出來"演",這樣的互動,其實只是消耗雙方的能量,對親子關係的改善一點助益也沒有。


        所以,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我們要慢慢的放手,把該是孩子對自己負責的部份交還給他,不要事事干預,給他一點空間學習自我管理,在有限的親子相處時間內,找些對彼此更有意義的事來做,而不是一看到他就想叮嚀他、提醒他,或是催促他,好像每天都在趕時間一樣,叫他做這個做那個,這樣雙方都覺得很累。


***耐心等候孩子走過青春期


        親子關係就像玩蹺蹺板,當有一方施力較多時,另一方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坐,完全不花一點力氣;同樣的,若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容易變懶,變得不想動。他不會意識到,父母到底在"嘮叨"什麼,這些"苦口婆心"的話跟他有什麼關係?


        畢竟,逃避壓力、光說不練、缺乏反省的能力,都是青春期孩子常出現的特質,在"轉大人"的過程中,有些孩子是一遇壓力就快速閃開,擺出一付事不關己的模樣,有些孩子則是一直壓抑在心裡,不知怎麼排解,最後得了憂鬱症。


        青少年常說"等一下、等一下"或"我知道、我知道",可是光說不練,行動和想法常有很大的落差。你會發現他們往往說話得很多,可是真正付諸實行的很少。有些孩子被問到將來想做什麼,他們就聳聳肩:"去問我爸媽好了!"因為將來怎麼樣,反正爸媽都會幫他安排好,他們無所謂,只要照著做就是了。可是,這樣的孩子,腦袋空空的,什麼都不想,到底自己要做什麼比較好都不知道,你要叫他對自己負責,可能嗎?


        有學生告訴我,他月考成績退步了五名,他媽媽就哭得很傷心,他覺得很奇怪,"是我考壞了又不是她考壞了,她哭個什麼勁呢?"這就是青少年,典型的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你不了解青少年的特質,就無法輕鬆與他們相處。


        所以,一個有"覺知"的父母,第一件要學習的是有"停下來"的智慧。對孩子沒有用的方法,能不能停下來?對親子關係有損傷的責備和辱駡,能不能停下來?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功課,不是孩子的功課,假你都停不下來,怎能教導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呢?停下來,不再說什麼,讓孩子自己去想,"為什麼要改變?""為什麼這麼做比較好?"這是一種"反思"的能力,即使他的行為在短時間內看不出有多大的改變,但至少那種影響彼此的負面能量會降低很多,這才是最重要的。


        關心他、陪伴他,不需要長篇大論,只需要多一點耐心等待,終有一天孩子會走過青春期,這段時間的"慢慢"摸索,終將培養出他對自己負責的能力,也是他邁向成年人最大的人格資產。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