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病人不要吃藥而是吃有營養的東西(來痊癒)。」 NTA認證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賴宇凡Sara這麼說。 【慢性病多是飲食不當引起】 她發現,現代人的慢性病很多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如果攝取營養豐富、均衡的食物,身體自然就會回復平衡,達到不藥而癒的狀態。 【食物的差別原來這麼大】 出生在台灣,有一半時間是在美國念書的Sara,一直生活在很西化的環境中,她從來不會去想食物和健康有什麼聯繫,直到幾年前她在上海旅居一年做心理研究的訪問學者時,請了一位阿姨幫她準備三餐,才令她對食物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 Sara說,她家的阿姨幫他們做菜時,一直是用很傳統的方法和食材,「比如用動物油做菜,買最肥的土雞(燉湯)……她會坐10幾個小時的火車,從河北老家抱100多個土雞蛋(吃蟲的雞下的蛋),或是拿沒有噴農藥的芝麻磨出來的麻油給我們吃。」這個經驗令Sara至今心存感激,「真的很幸運能碰到這麼好的阿姨,因為我媽媽沒有這種概念,她非常西化,痛就是吃藥,食物就是買麥當勞最方便。」 這次經歷讓他們全家都開了眼界,而令她感到十分驚訝的是,原以為這樣吃一定會胖,結果回美國後,她不但沒有胖,而且出國前查出的糖尿病也不翼而飛了。Sara後來發現,之前在美國吃的食物很多都是含糖量高的食品,從早餐開始就是煎餅、燕麥、穀物等澱粉類食物,再加上很多都是加工食品,不是原形食物(Whole Food),飲食不均衡,「因為你沒有吃到均衡的飲食,你就很容易餓,所以我整天在抓零食。」 回到美國後,她們全家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哇!這個東西怎麼那麼難吃。」Sara感嘆說:「當你享受過真正的食物,美好營養的味道,就很難回頭,除非你又失去味覺了。」 【飲食出問題,還會容易引起憂鬱?!】 回美後,Sara發現,在心理門診中有很多重度抑鬱症患者都是吃全素的,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因減肥節食的高中女生。 她出於好奇,開始記錄大家的飲食:「有的病人早上起來什麼都不吃,就喝一杯咖啡,中午喝一杯可樂或者能量飲料,第一次吃食物是晚上,所以不只是吃素的問題,而是他們吃什麼。」 吃素的人主要蛋白質來源是豆類,但植物蛋白的營養並不全面,「有些營養必須要從外面攝取,如果一直吃同樣一個東西,就會一直有一樣東西缺乏,從而令腦部化學缺乏足夠的原料。」 【Sara的飲食金句】 * 吃油不一定長油,過量碳水化合物才一定讓你長油! * 真



正均衡的飲食上餐餐平衡,是早餐、中餐、晚餐都有肉、有油、有
菜,還有一點點澱粉用以承載油脂,再加上一整日的水分補充! 

 


 


樂活中醫 讓妳健康又美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夢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